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JPG

政治意識型態的認知場域,流傳著這麼經典的一句話:

「30歲以前相信社會主義是浪漫,30歲以後仍相信社會主義的是蠢蛋。」

年輕時代,總存有著人定勝天的狂狷氣息,

認為古諺所謂「金誠所致,金石為開」的堅毅是足以改變社會;

但隨著閱歷的增長,看清人際關係的現實,才恍然大悟的體認到,

糟糕的社會境遇無法憑藉一己之力扭轉頹勢,個人所能夠做的,

只是接受當下境遇,從而選擇明哲保身的生存之道。

這是歲月淬鍊下、所帶給自己的一番深刻體悟。

 

回歸到愛情的世界,道理上是相仿的,

以自身為例,猶記得學生時代,泰半時間皆未用心於課業,

而總是花心思撰寫情書給予心上人,

直覺得手寫書信的溫度,必然能夠令對方感受到自我的一番心意,

也天真的以為,一天一信的溫馨攻勢,芳心將為己而綻放,

整個腦海中所浮現的場景,皆是綺麗而完美的。

猶有甚者,屢屢從旁敲側擊的情資中,知悉對方可能在哪個地點出現,

也期盼透過製造不期而遇的機會,營造愛情劇本中的邂逅浪漫。

一切活脫像是小說才有的情節,坦白說,在年少時代,是深信不疑的。

 

然而,隨著歲月的積累,體認著人際交往間的眉角,

才發覺單方面的愛戀與想像,事實上帶給對方的,反而是種累贅與負擔,

對方全然沒必要成為自己幻想下的樣子,更無須接受那自以為是的浪漫,

就愛情的本質,端賴於愛或不愛,相愛即浪漫,非愛則變成是騷擾。

至於從麵包的觀點析之,當代人或覺得「門當戶對」的配對是種八股,

儘管拜金與否無須給予道德上的審度,

然給不起的愛,試問又何須強求呢?

天真似的以為「窮光蛋追到千金女」的童話故事會降臨在現實社會中,

終究受到傷害的,仍舊是自己吧!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本片正是以上所言的童話愛情故事,

敘述不闇交際的工具人宅男費力,偶然煞到公司新人趙希曼,

藉由修電腦的時機,竊取其個人資料,知悉其生活作息與興趣,

於是默默的為其付出,但當事人卻從未察覺。

希曼的美豔動人,很快的就被已婚的老闆相中,

讓暗地觀察的費力只能暗自神傷。

老闆希冀藉由公司赴芬蘭旅遊的機會,與希曼感情加溫,

希曼也為此準備了一系列的高級旅遊行程,期盼愛火得以再度熾熱。

無奈老闆的妻兒也前往芬蘭相聚,不得不提前結束旅遊,

失落的希曼於是決定留在芬蘭散心,

費力見狀,為了安慰希曼、當然心下也有自我的期待,

一同留下來企盼愛情能就此萌芽。

 

就這麼恰巧,希曼罹患短暫失憶症,腦海中的記憶僅暫留一日,

因此誤將費力當成是老闆男友,在費力亦未否認的情況下,

彼此度過最浪漫的24小時。儘管希曼後來短暫憶起過往,

覺察費力趁人之危的卑鄙,但卻對自己的小三角色相當感冒,

於是選擇與老闆談分手,並拍了一段短片,期盼他朝與費力再續前緣。

當然,費力或也體認到彼此的懸殊差距,有過記憶中的美好已了無遺憾,

果斷的刪除該段相認影片,決定放希曼自由,

最後場景出現在雙方共乘飛向極光的班機上,

意味著彼此再度邂逅的可能,

但是否還會走在一起,我個人是感到悲觀的。

 

從希曼的芬蘭行程安排、復以甘於當個小三析之,

物慾對其無疑是重要,這些地位與金錢的給予,都不是費力可以承受的,

試問彼此縱然聚首,又如何長久呢?

童話故事總是只鋪陳到「公主與王子從此過得幸福快樂的日子」,

道理很簡單,因為再寫下去,將不再存有令人欣羨般的美好。

 

愛情故事,有其勵志性、從而鼓勵著人們勇敢去愛,

然會否淪為一種誤導,令人錯覺的以為付出必然能夠獲得報償,

甚或無意識的將騷擾視為製造浪漫的行徑,那恐怕就會是種謬誤。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如石硯 的頭像
    心如石硯

    [心如石硯]yen&chi的攜手足跡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