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遺址考古加上巨型怪獸災難的電影元素組合,有沒有搞頭?
在觀賞本片之後,可以很肯定地說:並沒有。
答案很簡單,考古電影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
係必須得敘明遺址的來龍去脈,使觀眾隨著劇中對歷史抽絲剝繭的劇情,
進入到一種身歷其境的情緒之中,繼而才能夠宛若虛擬實境般的,
全然投入到劇情所設定的世界觀。
就驚悚的性質區分,乃屬於『慢熱型』的恐懼!
然而,另個元素巨型怪獸,
不管是大猩猩、大白鯊、乃至於哥吉拉等虛構的災難元素,
其仰賴的是藉由龐然大物的震撼,直接訴諸影迷們感官上的驚悚。
那種突如其來的危機感是直向的,無須透過醞釀來達成,
作為一種災難動作片的元素最是恰當,
然倘若套用在需要系絡鋪陳的情節中,就似乎有那麼點格格不入了。
無奈,本片多少便是落入了如是的窠臼當中。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敘述一名考古學家帶著一家老小,來到某個海岸勝地考古,
偶然發現海底洞穴內別有洞天,於是展開挖掘工作。
適逢家中一對姊妹在學校遭到同學霸凌,未外出散心,
於是帶領閨密去到看似是世外桃源的深海考古遺址。
不料,一個不小心毀損了遺址,
陰錯陽差之下喚醒了或許早已沉睡數千年的盲目白鯊,
接續便展開一連串鯊魚的盲打進擊,
神出鬼沒的對一干人等造成莫大危害。
然後,就沒有了……
這部電影的賣點,按電影行銷文案,
應在於劇中主角為席維斯史特龍的女兒Sistine Stallone,
本以為會承繼著父親武打的細胞,在電影中大秀女打仔的身手,
結果也未有發揮的餘地,讓這唯一的賣點也落空,觀影後失望難以言語。
要說本片有著甚麼樣的啟發,或許,
尊重世界當下既有的平衡狀態,會是我比較想說的要點吧!
人們基於難以抑止的好奇心,
總期待著去窮盡世界上的每個角落、每個未知的遺址。
但事實上,有些遺址之所以從未被發掘,除了險峻的地理位置外,
更有可能的,是曾經試圖發掘的前人們,
可能都在冥冥中某種生態機制的安排下,
遭到了無情的抵抗,讓遺址繼續能夠遺世獨立的存在。
就如同不少古埃及木乃伊的掘墓者,當中有些人即是在開棺當下,
感染上古頑強的細菌而死於非命一般,
世間事都有著自我一套防禦機制,若它們主觀上不願被發現,
則期欲挑戰的代價必然是巨大的。
人們需要思考的,
或許不在於該藉由如何先進的器械去突破發掘泥沼,
而更該試著更謙卑的去看待世界。
畢竟,這個世界從來都不需要被窮盡,
讓某些未知的秘密始終沉睡,不也是種唐吉軻德式的朦朧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