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灣.JPG

相信有閱讀過金庸小說的讀者,

泰半都會對於其筆下所描繪的武俠世界感到嘖嘖稱奇,

有別於其他作者天馬行空、自創虛擬世界觀的做法,

金庸的獨特風格,乃從真實的史實事蹟作為背景,

立基在眾所皆知的歷史故事之上,

再鑲嵌自創的諸種兒女情長與俠義風範。

藉以讓讀者在閱讀的當下,

與自我腦海中根深蒂固的史觀連結,

繼而形成一種共鳴,

使書中角色像是活靈活現般的從虛擬中跳出,

就像是真實存在過一樣的深刻,久久難以忘懷。

 

類似的敘事手法,往往也存在於人際關係的攻防上,

正所謂最高明的騙術,是『三分真,七分假』。

當您想著欺騙一個人,往往會告知對方幾樁真實發生的事項,

作為查證之用,使對方產生疑惑之際,

在歷經查證之後更加深信不疑,

從而連帶相信其所說的其他謊言,

此乃真包假的糖衣毒藥騙術經典手法。

一如坊間層出不窮的吸金詐財案,

那些衣冠楚楚的所謂總裁人士,

往往會邀集投資人前往某地會勘,

而後說著該處未來將如何發展云云,

進而誆騙大家掏錢入股,

殊不知眼前的諸項建設案與其所說的投資案之間,

根本毫無關聯性,

無奈大眾在信了該地未來即將繁榮的真實性後,

忘卻了接續查證投資標的的真偽。

 

相仿的道理,要使一個人對某人心生疑竇,

所運用的手法,也何其相仿,

只要向其人透露幾項不可告人的秘密,

繼而包裹自己杜撰的謗議,

則當其以秘密質問對方、使其百口莫辯之際,

往往就會令其先入為主的相信了那些杜撰的故事,

使有心人的詭計得逞,令人不得不善加提防。

在政治的場域中,這種現象尤為常見,

屢屢看著立委們述說著一段自己所編撰的社會時事情節,

其中或有加鹽添醋之嫌,但當其進一步質詢官員之際,

僅會以幾個相關的事實作為問題爭點,

讓業務單位只能做是非題的選擇,

進而在獲得官員正面答覆後,

彷若證成了自己所有的假設,

讓虛擬的情節成為真實,想來實在荒謬。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敘述一名遭到跟蹤騷擾的女主角,

委託偶然相遇的私家偵探調查原委,

案件很快地便告偵破,而兩人也隨即墜入愛河。

然而,在前夫的提醒與地方警長的告誡下,

偵探的黑歷史一一被掀開,女主角以此質問偵探,

其也坦承不諱的承認那段不願再被提及的往事。

自此,女主角就像是刻板印象般的,

相信了旁人對偵探的所有指控。

然最終事實證明了,

除了那些其確實曾做過的事情外,

其餘的,或都只是誤解與謬誤認知。

某種程度,這提醒著我們:

切莫因著片面的論據,

而去大膽斷言某人在人格上的真偽,

人際關係如此,在評析政治人物亦乎如此。

 

真正該恐懼的,或不是其人的善或惡,

畢竟人性總是多面向存在,

事實上本無絕對意義上的善惡之別;

往往引致人際間崩解的,向來都只會是猜疑,

沒有了彼此的信任基礎,

則再多奢談甚麼,其實都是假的吧!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