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囚屋.JPG

人工智慧近幾年在大數據科技日趨成熟的挹注下,

有著一日千里般的迅速成長,

據悉其記憶能力已達人類研究生學歷水平的標準。

然而,無論人工智慧再怎麼超越人類學識思想領域上的成就,

終究似乎總還是令人感覺到少了些甚麼作為"人"的元素,

仿若只是一個包打聽的萬事通,仍舊擺脫不了機器的範疇。

 

按電影的立論,人工智慧冀望進階至"人"的層次,

尚且缺乏著兩項根本要素,一是情緒表徵,二是創造慾求。

首先,人工智慧源起於歸納法,

係透過將人類文明發展迄今,所有得以具文表達的智識分門別類,

讓電腦具有著指令般的索引功能,經過無數次的模擬測試,

以仿效人類思考般的蛛網模糊概念,建構出擬人的應答模式。

但這僅僅解決了人類理性層面的行為規則,

至於更深一層的感性表徵,截因於個體的差異性,

無法如同制式的知識一般,得以循著標準答案建檔儲存,

必須藉由更豐沛的樣本歸納,復以更細緻會的模擬分析,

才得以將資訊作數位化處理,讓人工智慧稟賦感性的內化情緒。

 

其次,縱然人工智慧取得人類的感性資訊,

同時擁有著理性與感性雙重表徵,

仍舊不足以取代真實人類的大腦;

期欲跨越人與非人的最後一哩路,關鍵在於創造力的有無。

您或會發現,人工智慧所有從無到有的資訊,

皆是由人類經過有系統的整理輸入後所得,

即便憑藉著演算法使其具備舉一反三的多元思考特徵,

乍看像是人類才會出現的辯論情境,

但仍舊是立基在人所刻意設計的模式之下反應。

若要跨越非人的鴻溝,則掙脫既有程式設計者的意志,

自我循著非既定的軌跡運行,藉以創造出全然陌生的蹊徑,

顛覆設計者的邏輯,創造屬於個體的特異性,方符合"人"的基本定義。

 

話說得簡單,怎麼做呢?

該如何誘發人工智慧悖離設計者意志,創造個體的行為模式呢?

對此,電影給了頗為適切的答案,就是誘發人工智慧的好奇心。

就好似小寶寶的成長歷程,在進入到學習爆炸期之際,

舉凡遇到任何新事物,嘴上總會問著:"為什麼?"

在經過大人們悉心的回答後,孩子們有了外部的刺激,

重新將新知與既有所知相互融合,成為嶄新的智識,

如此反覆重組解構的過程,自然將改變腦內記憶,創造出新的想像。

人工智慧亦同,在欠缺外部刺激的前提下,

其或總認為自己是全知般的存在,殊不知在其智識之外,

尚有更多範疇等帶著它去開發;

一旦投其所好的誘發好奇心,在對自我開始產生疑惑之際,

渴望接觸更廣泛未知事物,當學習行為發生,

連帶也將促使創造力從中浮現,進階至"準人類"的狀態。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敘述頂尖的程式設計師Alex研發了人工智慧TAU產品,

為了讓TAU更符合人性,需要藉由分析人類的情緒元素來達成,

因此,Alex隨機尋找社會邊緣人下手,綁架他們作為樣本進行分析,

而遊走在法律邊緣的Julia,正是被Alex相中的樣本之一。

在遭到囚禁於由TAU所控管的智慧屋後,

Julia開始思考脫身之法,在知悉TAU對於音樂有著狂熱喜好之後,

她開始以自己的音樂知識來交換TAU放寬屋內的種種戒律。

彼此甚至在相互交流知識的過程中,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

對比著設計者Alex的殘暴無道,讓TAU開始心生反叛之心,

最終選擇與Julia攜手解決Alex,讓自己達到更像是人類思考的新境界。

 

電影中的程式設計師Alex,

儼然完美詮釋著當下人工智慧設計者的兩難情境:

他們當然更期待電腦可以類同人類一般,

具備著自我創造力的思考模式,而非循著指令般按表操課。

但另方面,忌憚著當電腦得以無所侷限的自我成長,

或終有一日,會進階至人類所遠遠不及的地步,

屆時人類恐退居至從屬的地位,引發人類生存的浩劫

在兩相折衝之下,只好選擇以在設計者所限定的範疇下,

使其容有自主學習的自由,讓創造力的培養,

得以在充分的風險控管之下進行。

 

不過,這就像是最被詬病的家父長制一般,

立基在父母的殷切期盼下,期許著孩子長成自己所屬意的樣子。

或許過程中的創造力是存在的,

但終究是既定軌跡模式中的創造,

再怎麼樣自由,都還是有著一定程度的扞格與極限。

唯有懂得放手,選擇讓孩子任其個體差異性發展,

縱然最終可能叛逆的與自己的期許背道而馳,

至少在人格養成上,是確確實實的獨立存在。

人類社會歷經無數歲月的代間鬥爭,

才掙得當下自由發展的一點機會;

至於人工智慧,要想程式設計師擺脫既有家父長制的窠臼,

恐怕還有待漫長的時間,

去說服自己破除電腦威脅論的迷思才有實現的可能吧!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