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小說"半場無戰事",由李安執導的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當初甫上映之際,即成為藝文界的鎂光燈焦點.
儘管如此,本片卻不若先前少年Pi的一致好評,也鮮少傳出獲獎熱門的呼聲,
普遍對於本片的觀感咸是:
"每秒120格高畫面更新率拍攝頗有創新,然劇情貧瘠卻成為最大的致命傷..."
從電影組成的三大元素"劇情,影像,音效"來看,就我個人而言,
著毋庸議的,劇情乃居於首位,畢竟我所期許自己的評論,
是從電影當中去發現社會議題的真實面,
於是乎甚麼高畫質3D,超擬真的格放,相對也就較為無感了,
這或許是電影創作者在發想創新元素的同時,應該去思索的權重吧!
我想,本片如是的評價,某種程度也是一種命定,
註定了該片一如主角比利林恩一般,雖曾經成為輿論中的熱議焦點,
卻在種種商業與現實的操弄下,最終選擇黯淡的重返冷酷無情的戰場.
是一種諷刺,但也再真實不過了...
故事從一則戰場上偶然拍攝到的短片開始,
畫面中,技術兵比利林恩,因著保護同袍而奮勇殺敵的鏡頭,
藉由大眾媒體的傳播,迅速成為舉國聞名的沙場英雄,
讓美式足球的大老闆相中了,邀請他們在中場休息的餘興節目中演出.
回到了美國這個商業至上的社會,種種將無形價值以秤斤秤兩的態度對待,
使其逐漸感受到社會的現實,儘管一度曾萌生卸甲歸田的念頭,
然在體悟了心儀女子係因其國民英雄身分,而非比利其人與之交往的情況下,
似乎回到心思相對簡單的殺戮戰場,已再無懸念...
對於軍人之於社會的價值,儼然做了最大的諷刺.
究竟軍人為誰而戰?為何而戰?
顯然是本片所點出來的第一個問題...
為了一場本就不該發生的戰爭,軍人因著捍衛國家利益的大旗,為國捐軀,
但回到了現實社會中,才發現原來這所謂的"國家利益",
說穿了不過就是少數資本家競逐石油資源的權鬥罷了,
非但殉職的同袍何其無辜,事實上交戰國所犧牲的性命,
也只是國際現實主義下的祭品而已,
從來不會再有人憶及,不會再有人因此哭泣.
為了這些貪婪無道,以競逐資本為樂,而不擇手段的資本家們,
犧牲奉獻,甚至賠上了自己的性命,真的值得嗎?
坦白說,我迷惘了...
但可笑的是,神聖偉大的國家,所告訴我們的,卻往往是如此篤定的答案:
告誡著大家要為國犧牲,期待著民眾盡忠報國,
說起話來絲毫可以面不改色...實在可笑至極.
榮譽的重量為何?
對軍人自身而言,戰死沙場或是天職,
得以為國捐驅更是無上的光榮,那是一種無私,難以量化的至上榮譽.
然而,對於軍人所期欲保衛的社會集體而言呢?
那些戰場中的刀光劍影,士兵們以身犯險的沙場經歷與功勛,
其實只不過是大眾多重餘興節目中的一環,
而所謂的無上榮譽,也化身為脫口秀素材,藝能界的陪賓,
以及循著商業市場偏好,而多所昧於真實的傳記與電影,
當榮譽成為可茲議價的商品販售,
則軍人所稟賦的價值,也已然消失殆盡.
透過本片的演繹,給予大眾重新思索軍人存在的意義.
坦白說,在觀賞本片的當下,台灣正值針對軍人大砍年金之際,
可說是相當的"應景",也讓自己的感受特別深刻...
台灣人太慣於把無意識的習以為常當作是應然的,
就好像是空氣一般,太過容易取得,反不懂得珍惜它的可貴.
(類似現象不僅止於軍人,而是舉凡各行各業,
都頻仍出現諸此"不尊重專業"的現象...)
風災,水災,火災,震災...當大型災難發生之際,
軍方投入救援工作,好像成為了必然為之的當然義務,
至於保家衛國,捍衛國土安全的任務,就更不用說了...
想想,若非國軍的堅守崗位,我們能否如此安居樂業呢?
在災難發生時,又否能夠穩定撫慰大眾對災情的恐懼呢?
但看看承平之際,我們在做些甚麼?
把軍人批評為"米蟲",打成是不事生產,只會坐領乾薪的廢物,
據此來強化年金改革的正當性,這真的合宜嗎?
誠然,基於國家財政衡平,總體的年金給付標準有討論的必要,
但是不是一定要用如此這般對立激化的方式來達致,
用世代鬥爭,用職別交戰的模式來取得最後的所謂成功,
對此我個人始終是大大存疑的.
當榮譽成為商品,
當愛國可以議價,
當功勛成為可以論件計酬的商業模式,
則這個以道德價值所構築的社會,還能剩下些甚麼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