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預知自己的大限之日已屆,在有機會扭轉乾坤的情況下,您會選擇改變歷史嗎?
答案不一,但以本片故事中的大魔王織田信長而言,卻是否定的...
在接獲未來訊息,得知明智光秀即將叛變之際,其依舊選擇從容禪坐本能寺,
並將一統天下的任務,交由木下藤吉郎(日後的豐臣秀吉)繼承,自己最終慷慨赴義,理由何在呢?
對此,本片相對給予織田信長一個相對較為正面且公允的青史評價.
穿越劇,不論在東西方的影視圈,一直都是久拍不膩的題材,
我想,原因很簡單,畢竟我們對於歷史中的許多關鍵時刻,總有著猜不透的迷思,
總是不時的幻想著,認為如果當初如何如何,也許昔日的史料便會有所不同.
從穿越的年代觀之,中國喜好秦朝,三國,以及清朝等素材,
亂世希冀透過穿越而翻轉歷史,盛世則著重於描繪當中歷史風流人物的風雅頌;
至於日本,毫無疑問的,戰國時代,尤其是"本能寺之變",成為其最熱衷創作的題材,
相信這是日本人共同不解的歷史公案,總覺得為何在即將一統天下之際,
何以心思縝密的信長會不察部屬的異心,而招致沒由來的殺身之禍.
又其後以為信長復仇為名,起身取而代之的豐臣秀吉,
在本能寺之變中,又扮演著甚麼樣的角色,相信永遠都是令人爭辯不休的絮談吧!
那麼,回到電影本身,為何織田信長會欣然接受歷史洪流的安排,喪命在本能寺呢?
就我個人解讀電影的立意,關鍵...在於"成功不必在我"的大義.
故事中,信長不只一次表達其天下布武的目的,不在於爭權奪利的殺戮,
而在於一統天下之後,可以從此不再有戰爭,讓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基此,當他拾獲綾瀨遙從未來帶過來的旅遊傳單後,其看到了日本在未來的繁榮盛世,
據此認為按著既定的歷史前進,日本百姓的未來是光明的,
故選擇不逆天而行,尊重歷史所給予悲劇英雄的角色命運.
另一方面,在個人心理層面,織田信長透過與部屬玩著童玩的時刻,
不禁回想起這一路走來的艱辛歷程:
自己從被放棄的浪蕩子,一路與各路英雄稱兄道弟,
不分彼此,榮辱與共的建立起革命情感,
到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君臣階級,最終成為昔日兄弟眼中的大魔王.
顯然的,信長自己也體察到離人民百姓是越來越遠了,
即便自己讓百姓安居樂業的初衷未曾改變,但在人民與將士的心目中,
就算是以一己之力讓天下統一,那或也不過是屈服在其武力淫威恫嚇的假性太平而已,
終究走不進人民臣子的心坎當中,一切似乎也是枉然.
在有著如此體認之後,其確定了"成功不必在我"的信念,
於是囑咐森蘭丸帶著自己親筆信函,指定從平民出身的"猴子"豐臣秀吉作為接班人,
希冀其能秉持著"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的初衷,繼承自己完成大統的心願.
無疑的,這自是偉大的無私賦權,但某種程度來說,或也只是大勢所趨的順勢而為,
畢竟當民心思變,反叛之心遍地存在的局勢下,
即便一統天下,恐怕也只會再重蹈亂世紛陳的覆轍罷了.
當然,改變永遠不嫌晚,相較於織田信長順從歷史命定,
劇中男主角的父親,與信長有著相似的人生經歷:
從一名開自助餐的廚師開始,最初心願是想讓每個客人吃得飽飽,
到後來餐點逐漸精緻化,開起了著名的料亭,販售高單價的料理.
在即將退休之際,其備感離當時的初衷越來越遠,
於是毅然的決定結束料亭營業,重新經營起平價的大眾食堂.
服膺著信長鼓勵綾瀨遙的格言:
"只要是自己想做的事,就不分宏偉還是渺小,
想做還是不想做,做還是不做,只是這些區別而已"
心中真正想做的事,永遠都不嫌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