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運假期.JPG

國際政治就是「現實主義」展現的最佳場域,

國家總是以「自我最大利益」為著眼點,擘劃其下各該戰略。

又利益往往並非依循著道德價值界限而生,

更多甚至昧於普世所認知的道德存在,

引致於當我們在檢視國家的外交策略、甚或有機會窺見種種被塵封的檔案,

或才會頻頻驚訝的發覺,

原來許多看似怪誕詭異的情事,居然盡皆出自國家之手。

這「國家機器」動得很厲害的觸角,究竟延伸至何等難以想像的地步,

箇中的水有多深,永遠都是你我所無法知悉的。

 

正因著種種未知,想像您置身在其中,漫遊在陌生的國度下,

沒由來的遭到迎面而來的陌生人追殺,卻從不知所謂何來,

致使理不出頭緒,也就無從找尋癥結的源起。

但異鄉總有難得的故知,費了一番功夫尋求協助的結果,

才發覺對方同意來者不善,最終陷入草木皆兵的風聲鶴唳狀態,

彷若到處皆可能出現棘手的追兵,試想那會有多慌張?

本片即是由營造如是的恐懼氛圍出發,

帶著影迷走入一場國際政治精心策畫的陰謀,

除了驚悚刺激之餘,也似乎有意的在諷刺大國外交手段的荒謬,

為捍衛本國的利益,竟可以如此泯滅人性的倒行逆施,著實開了眼界。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美籍遊客Beckett(約翰·大衛·華盛頓 飾)與April(艾莉西亞·維坎德 飾)到希臘度假,

起初下榻的飯店,因為外頭廣場即將有一場大規模示威活動,

飯店人員於是示意他們改到其他地方,

卻不料在前往新的旅社途中,因疲勞駕駛而跌落山谷。

車子就這麼剛好的撞進一戶廢棄的民宅,

April當場慘死,而Beckett則在彌留之際,

隱約見到一名小男孩的身影,但隨即昏厥送醫急救。

 

當警方前來製作筆錄之際,Beckett提到小男孩,

請託警方代為了解其是否安全無恙,竟然就此惹來殺機,

警方毫不遲疑地朝他開槍,逼著他不得不四處躲藏,

並企盼能夠與當地的美國大使館聯繫,藉由外交途徑來保障自身安危。

過程中,他偶然在街道上的海報,發現了小男孩的圖像,

好奇的詢問張貼者,才明白男孩是希臘最大反對派領袖Karas的姪子,

日前遭到綁架下落不明,

目的恐怕是箝制Karas所帶領的改革主張,讓一切導向政治陰謀發展。

 

終於費了一番功夫,進到了大使館,順利的向承辦人說明原委後,

佯稱將他帶往安全住所,卻是把他載到海邊空曠處,想來個就地消失。

Beckett未曾料到,就連美國也參與在本起陰謀當中,

經由承辦的娓娓道來,一切才真相大白:

原來Karas主張破產的希臘不再樽節,想起身對抗國際組織的制裁,

這對美國造成巨大的傷害,

因而夥同希臘執政者,精心擘畫了一場暗殺戲碼。

 

他們打算在一場示威活動中派狙擊手暗殺Karas,

從而嫁禍給同為左派的共產黨份子,

藉以讓左翼勢力產生內鬥而鬆動,

而這麼湊巧的,Beckett原先所下榻的房間,

正好就是原訂狙擊手的藏身處,才被示意請走。

但無奈陰錯陽差下,

又讓Beckett目擊小男孩被綁架的事實,讓陰謀者決定除之而後快。

只是令他所難以想像的是,參與此項陰謀的,

不僅僅是希臘國內的其他政敵,

居然連以「世界警察」的美國也涉入其中,令人難以想像。

 

端看電影的情節發展,是在刻意汙名化自許為「正義使者」的美國麼?

其實未必,說穿了只是忠實的演繹著美國所慣以介入他國事務的兩面手法。

總是以扶植代理人為樂、企盼在製造各該國家政治矛盾間,

求取一己最大利益,當代理人扶正成為執政者後,

若嗅出對方存有二心,不再對美國效忠,

便再一次出手喙養新的反對勢力以茲抗衡,如此周而復始、樂此不疲。

端看過往的伊拉克的海珊、蓋達的賓拉登,

其實都曾經是美國的盟友,為其鞏固區域的利益汲取,

最終之所以反目成仇,料想是價碼談不攏,才被除之而後快吧!

 

所以說,國際政治從來都是無止盡的算計,

只有「無常」、而不存在「無償」。

幻想著「蓋棉被純聊天」的純友誼,會發生在國家往來之間,

那才真是好傻、好天真。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