緯來日本台【月薪嬌妻】新垣結衣超萌片尾舞篇--YouTube
近日透過臉書的推播,一段新垣結衣超無厘頭的舞步影片,不斷的被傳頌著,
國民美少女的魅力果然名不虛傳,單單一段片尾曲的片花,
就足以讓這部"月薪嬌妻"(日文原名為"逃げるは恥だが役に立つ"(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詢問度大破表,在台灣播出首集後,隨即也引起廣泛的熱議.
坦白說,實在不得不佩服日本劇集的編劇組,
雖說本日劇係改編自同名漫畫,但如何將漫畫付諸劇本,
還是得經由編劇人員的挑選與審核,箇中掌握時事脈動的功力,
顯然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夠尋常企及的吧!
由於自己目前服務於勞動部,深知前陣子亞洲各國的勞動議題,
有一部分即是針對婦女就業,曾做過廣泛的討論.
當中即有學者提出:
"倘若將"家庭主婦"視作為一項職業別,則該業別的敘薪水平,該是如何呢?"
據此點出了家庭主婦係"無償勞動"的性質,
希望引發學界對於家庭主婦的角色,重新在勞動層面上,做一個清晰的界定.
日本的傳統與台灣相近,過去都是"男主內,女主外"的分工,
也因次類似的家庭主婦爭辯,相信也成為當代女性勞動意識崛起之後,
勢必備受挑戰的熱門議題所在.
誠如劇集中女主角森山實栗所點出的"家政婦年薪該是304萬日幣"的說法,
也許就是日本厚生勞動省所精算的數據吧!
至於何以家庭主婦的角色,會成為當代熱議的話題之一呢?
我個人以為,原因有二:
一是量化意識崛起:
不妨試著去回想一下,家庭主婦(可能是我們的媽媽或老婆...)為何不惜做牛做馬,
也要將家裡面大大小小的事務攬在身上,並力求盡善盡美呢?
原因很簡單,一個字--"愛".
但可惜的是,畢竟"愛"是個很抽象的概念,看不見,也抓不住,
更慘的是,就現實的案例來看,家庭主婦們甚至無法感受到家人們給予同等的"愛":
諸如"老公嫌家庭主婦是黃臉婆","孩子嫌媽媽嘮叨囉嗦",
"公婆嫌媳婦家事做得不夠盡善盡美"等...
總之,回報給主婦們的,並不是"愛",更多的是"嫌".
既然愛無法透過"量化"來對等相待,那何苦無償的付出自己的勞動呢?
還不如將一切定量定價,以有償的方式來定位家庭主婦的職業角色,
讓家人們必須循著明確的等價補償金來相待,來得有價值許多吧!
這不該視之為親情或愛情的淪喪,而更一針見血的說法,
該說是家庭主婦們洞悉了"愛"的虛無飄渺與毫不牢靠,
而自然興起的一種"反愛標籤化"運動吧!
二是機會成本計算:
在男女平權的今日,女性普遍也同樣擁有著不亞於男性的學識能力,
甚至於在職場的表現上,也絲毫不會輸給男性朋友.
既然如此,當女性走入婚姻後,若另一半希冀她成為家庭主婦,
當中便涉及到機會成本的問題--
憑甚麼要女性放棄工作,走入無償的家事勞動呢?
更況一旦女性失去收入後,養家費尚且還得看丈夫的臉色,
對比原先可能擁有的高薪,其中的落差豈不是太過懸殊麼?
基此,"有償家事勞動"的觀念自然由此而生,
讓婦女們在從職場走入家政婦的行列時,
就好似轉職一般的自然,儼然已經成為未來家庭模式發展的主流.
恩...經過以上一番分析,再想想當下家庭主婦的處境:
沒有勞基法的保障,沒有上下班時間,完全責任制的勞動,
更慘的是,還沒有任何基本工資的設定...
簡直可說是比最血汗的保全業還要悽慘阿...
唯獨有的"愛",能吃嗎?有個屁用嗎?
當然囉!劇集倘若希冀更深入的探討家庭主婦的有償勞動,
感覺上有著無法克服的bug,就是"新垣結衣實在太正了..."
管你人物設定是怎麼樣的社會魯蛇,
當有這麼個又會做家事,又爆正的美女主動提出"結婚"的要求,
誰會捨得拒絕?又誰會只以"契約結婚"來劃地自限呢?
當然是來個"假戲真做"比較合乎現實的人性吧!
基此,相信劇集或會將大部分的篇幅,
著重於兩人同居後,那種若有似無的情愫暗生,
曖昧情思的刻劃,會大過於家事有償與否的論辯吧!
儘管如此,觀賞首集後,還是很讓人期待接續的發展...
最後,附帶一提的,劇集中的主角,是一名文科研究所畢業的學生,
頂著碩士的光環,卻在求職的道路上到處碰壁,
還得淪落到與他人"假結婚,真做家事"的窘境.
這似乎和當下台灣的情境,頗為相似,
文科生所面臨的職場困境,顯然已經成為國際間共通的問題,
值得相關教育界的長官們,好好思考的教育大計.
以我自己為例,唸了大半歲月的文科,
畢業之後,要不是在因緣際會之下,靠著筆墨在公部門短暫的做個打工仔,
坦白說,我也真不知道該做些甚麼好...
這或許正是每個就讀文科的朋友們,都會面臨到的職場殘酷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