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時代】精采預告-11月14日 感人上映--YouTube

今年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大的矚目焦點,應該不出"年少時代"此片,獲得6項提名,

挾著先前金球獎最佳劇情片的氣勢,對於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看來有著志在必得的信心.

這部電影不僅在各大影展獎項中嶄露頭角,在彙整網路影評作為評斷標準的"爛番茄網站",

本片也獲得了99%的新鮮度,可說是該網站成立以來,史上評價最高的一部電影.

然而,就自己觀影的心得而言,顯然與這樣一面倒的好評,有著不小的差距.

或許對於奧斯卡"最佳影片"這個獎項來說,背後尚蘊含著時代下的意義.

 

個人認為,"最佳影片"背後的意涵,明顯存在著與時代背景相互輝映的意味.

諸如前幾年打敗導演李安"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亞果出任務"(Argo),

就被不少影評人視之為美國人自high的一種作為,目的在向民眾訴求著反恐的正當性.

又回溯至2000年當年的最佳影片"美國心玫瑰情"(American Beauty),

之所以獲獎的理由,在於劇中完美的詮釋了美國中年男性所普遍面臨的事業與家庭危機,

讓多數影迷們心有戚戚焉,得獎乃實至名歸.

換言之,每個年代都有其社會所關注的議題與焦點,

倘若電影能夠演繹出議題的全貌,甚至於可以引領焦點的脈動,

則或許距離最佳影片的獎項,也就僅一步之遙吧!

我認為,"年少時代"一片如果順利得獎,那也許正說明著:

"美國社會正期欲找回屬於他們家庭與倫理文化的傳統價值吧!"

  

當然,"年少時代"受到廣大迴響,有許多人則是將原因歸功於其拍攝手法,

因為本片中的幾個主要角色,都是從孩提時代,一路拍到成人階段,歷時長達12年,

單憑著這點心思與手法,就足以讓本片成為出類拔萃的經典之作.

然而,或許是自己對於"最佳影片"所賦予的期許有所差異,

總覺得若純以拍攝手法作為獲獎的依據,說服力未免太過薄弱,

畢竟真要論起來,這種"漫長等待","擬真式"的拍攝手法並非首創,

過去其實就曾經有過相當成功的經典之作產出.

 

沒錯,就是由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清秀佳人"(Anne of Green Gables;紅髮安妮),

相信資深一點的影迷們,應該都記憶猶新才是.

當年劇組找來了活脫從小說中跳出來的女主角梅根.法蘿(Megan Follows)後,

也許是首部曲中的精湛演出,深植人心的表現,

讓她一連接演了三季影集,共歷時15年之久,

隨著影集中安妮的成長,梅根.法蘿同樣的在歷經歲月的洗禮後,

彼此呈現著相互輝映的景象,真實的上演著"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經典俗諺.

基此,要說"年少時代"這種"從小拍到大"的技法有著"原創性"存在,

那絕對也是言過其實的褒譽了...

 

當然,前述提了那麼多本片不值得那麼廣泛的好評之後,好似自己認為此片拍得頗差,那倒也未必.

電影敘述少年梅森從6歲稚齡至18歲成年的成長歷程紀錄,性質上屬於寫實的敘事手法,

可以說大抵上你我在成長過程中所曾經遭遇過的事件,電影當中幾乎皆囊括在其中,

也正因為如此,本片確實能夠觸發每個人底心下所蘊含的懷舊情緒,

看著電影,就好似在回顧著自己的成長史一般,故儘管片長達2小時45分鐘,

但一整個觀影下來,倒也絲毫沒讓人有著拖泥帶水之感,這或可說是本片的成功之處.

畢竟,"越是簡單的東西,其實就越難拍得好",

能夠將淡如水的流水帳,戲劇化的透過影像的鋪陳,完美的製作出寓教於樂的電影,

說實在的,確實也沒有想像中的容易.

 

自然的,電影本身也存在著文化上的差異,

就好像電影"歲月神偷"一般,它觸動著的,是大時代下香港市井小民的生活點滴,

歷經過該段艱苦歲月的人們,觀賞起來便特別的有感.

同樣的,"年少時代"除了描繪少年的成長歷程外,

更多的,是點出美國人對於自我與家庭之間的折衝,

如何在個人自由,以及家庭和諧之間,取得一個絕佳的平衡點,

或許是電影所更加希冀引發省思的面向所在.

  

與其將這部電影取名作"年少時代",個人以為,若叫做"慈母年代",也許更加的貼切.

電影中,梅森的母親,為了給予他們姐弟倆更好的生活環境,先後來去在三個不同男人身上:

先是離開了熱衷自由,而疏忽於家庭照顧的梅森生父;

其後發現了第二任丈夫有酗酒與家暴的傾向後,又毫不考慮的徹夜搬離;

繼而為了有個棲身之所,選擇與退伍軍人共組家庭;

最後在梅森姐弟倆皆長大獨立後,才選擇做自己,獨自一人的展開下半輩子的人生.

如此宛若中國古代"孟母三遷"的慈愛,純然以子女的利益為著眼點的安排,

或許每每遷徙的過程中並不被子女所認同,但她毅然決然的堅定態度,

堅定的走在子女養成的正確軌道上,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過去大家嘗認為:"東方家庭倫理觀念重,西方則強調個人自由",

然而,經由本片的刻畫,我認為這句話可是大大的謬誤.

顯然的,東方與西方文化,同樣的重視家庭倫理,對代間關係的關注,西方絕對不下於東方;

唯不同的,是東方的家庭觀,徒具形式上的維繫,在乎的是原有家庭結構是否得以存續;

而西方的倫理觀,則是以孩子為軸心,圍繞著孩子最適成長軌跡來運作著.

 

從電影當中所呈現出來的各種關係,可以知道:

在美國,離異的兩夫妻間,彼此或因著各種理由而分離,但分開之後,並非從此成為怨偶,

而是在小孩子作為牽引的情況下,雙方往往都還是保持著良好的互動關係;

甚至於當雙方都各自有了新的家庭後,兩家依舊可以建立起友好的情誼,

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讓孩子們可以在充滿歡樂,而非怨懟的環境下成長.

換言之,基於個人主義的薰陶下,美國人或許動輒以"沒有自由"而輕易結束婚姻關係,

但往往離婚不代表著卸責,而只是單純的想在自己希冀的生活型態下,

同時扮演好自己與為人父母的角色而已.

 

相反的,相仿的情境在東方社會,在普遍"勸合不勸離"的文化風氣下,

很多時候,夫妻雙方僅僅是為了維繫著家庭表象上的和諧,勉強的繼續同在一個屋簷下,

但實際上往往已然貌合神離,在如此的氛圍下,家庭可說是名存實亡,

又孩子們整日在夫妻彼此怨懟的情境下成長,怎麼可能會有快樂的可能呢?

單單僅僅為了保全家庭完整這個表徵,卻讓自己與孩子們都身陷憂愁,那又何必呢?

再說了,當夫妻兩人離了婚,對於小孩子的處置方式,

多半又完完全全的陷入了工具論的謬誤當中:

要說為了傳宗接代也好,為了做為報復工具也罷,雙方往往在爭奪孩子監護權時,僵持不下,

又更別說是想要有著像西方共同照護孩子的模式出現了,即使有,也多半是包藏禍心.

(譬如夫妻雙方都會告訴孩子,另一方有多壞等等,企圖影響對方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

顯然的,這樣的著眼點不是出於孩子的發展,純然只是不滿婚姻破碎的報復心態罷了.

  

綜言之,文化沒有著優劣的差別,端賴自己如何去體悟而已: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東方社會認為唯有在一個正常家庭中成長,未來才能健全,

但可惜的是,言下所謂"正常家庭",單指著夫妻組成的家庭結構,而未全盤的去考量到:

當夫妻間彼此水火不容時,則堅持這樣的家庭結構是否還有必要?

又小孩在其中成長,是否真能夠有著健全的發展呢?

相反的,西方社會認為婚姻關係該是來去自由的存在,

此與孩子照護的問題,應該是截然獨立看待的;

換言之,即使夫妻彼此離異了,但因著孩子成長的理由,

雙方依舊可以合作無間的陪伴孩子成長,以盡到身為父母的責任,

而這樣的責任,從來都未必需要在夫妻的婚姻關係下來實踐的,

只要有心,就能達成...

 

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曾說"年少時代"一片,

引發著他創作出經典科幻電影"星際效應"(Interstellar).

我想,除了親情的描繪之外,主要應該是結局中所說,對"時間”的一番描述:

"我們常說把握時間,但其實是時間在掌握著我們.

 我們只是在時間的推移下,必須去面對緊接而來的挑戰,無可逃避與逆轉…"

一個人的成長,不也就是如此麼?

你從不可能去操控時間的流逝與否,你唯一能做的,

就是順應著時間所帶來的環境變遷,試著去了解它,適應它,

而後找到最適的軌跡,活出精彩的自我,如此而已...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