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選舉-父母不支持? 柯:投票日把爸媽帶出去玩-民視新聞--YouTube
隨著選舉的日期漸進,台北市長選舉也正式進入短兵相接的階段,
在針對青壯年齡層挺連不挺柯的傾向,連柯兩陣營各有自己的解讀:
連勝文認為許多父執輩的支持他,那是因為害怕年輕下一代的幸福,會被柯文哲搞砸;
而柯文哲則認為年輕人該加強與父母間的溝通,並幽默的說著:
"如果爸媽不支持我的,那就把老人家帶出去玩,到四點投票結束後再說..."
這樣的說法,相信看在廣大挺柯的年輕族群眼中,必然又是一句"神回應"般的讚嘆,
但仔細想一想:"極盡所能的阻撓意見相左者,進行投票的行為,這...真的是民主嗎?"
當然了,對於亟欲打倒被視之為無能馬政府的群眾而言,
能夠讓國民黨人士落選,才是最終目的,
手段為何,並不重要,甚至於候選人是不是柯文哲,也不重要.
但當手段已悖離了自由意志下的選擇,則選舉的結果,
也將離民主漸行漸遠,陷入了一種準民粹式的我執...
不當國黨家奴 軍公教串聯投廢票-民視新聞--YouTube
相仿的,由於先前馬政府廢除軍公教年終慰問金,引發既得利益者的不滿,
揚言組成"軍公教廢票聯盟",鼓吹廣大的軍公教人員不要含淚投票,
而該投下廢票,給國民黨人一個教訓,讓他們知道軍公教並非國民黨的鐵票部隊.
倘若這樣的效應真的發酵,則可以預期的,將大大衝擊著各縣市國民黨候選人的當選機會,
其結果真有可能如他們所期盼的,來個當頭棒喝,讓國民黨知道軍公教不是好惹的.
然而,端看其過程,鼓吹投廢票的手段或許民主,但結果卻可能是謬誤的,
因為其結果乃是根植於不滿年終慰問金所做出捍衛個人權益的自私投票.
綜言之,不論是出於個人理念,用親情因素阻止意見相左的家人投票,
抑或是因著個人利益,而鼓吹同儕用選票來換取交換私利的籌碼,
也許最終都能夠獲得自己所預期的選舉結果,但可惜的是,這樣的結果,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民主.
民主所建基的,該在於個人對於公共利益上的公正判準,
任何為了遂行自我政治或經濟利益而做出的偏私投票,基本上都會造成選舉公眾性上的偏差,
而這個...正是台灣民主政治施行至今,最大且無解的難題:
舉個最鮮明的例子,從社會公義的角度來看,
我們經常會說著某某政治人物是黑道,並且期盼著大眾不要讓這樣的政治人物出線,
但很可惜的,當我們深入到該黑道議員的選區當中,問了問當地的居民,
幾乎都把其人當作是守護神般的膜拜,認為他選民服務勤快,對自己請託的事情都能迅速處理...
顯然的,那只是基於選民個人的小恩小惠,但卻據此決定了投票的最終意向,
完全不曾考慮過該黑道人士對於民主政治而言,會有著甚麼樣的傷害...
而這就是台灣現階段民主失靈的關鍵因素吧!!
當然,很慶幸的,該說是自從洪仲丘事件之後,公民的力量崛起了,
年輕人開始不像老一輩的,會單憑著個人利益來做為選舉投票的依據,
這是讓人對於台灣未來民主政治發展,看到了些許的曙光.
然而,往往物極必反的,當年輕人們開始在政治光譜中進行敵我的區分後,
開始將打倒某某政黨,視之為民主的唯一且最終的價值時,
本質上是否依舊保持著當初的公正判準,我想就是值得省思與商榷的事了.
延伸閱讀:相關"台北市長選舉"文章:
柯文哲:兩個太陽+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 [時事評析] (20131213)
柯文哲與游錫堃--看民進黨掮客化與選舉機器化的趨向--[時事評析](20140115)
連勝文宣布參選台北市長--自己對於權貴政治的觀感--[時事評析](20140225)
連勝文"希望的種子"VS.鄉民版"我不要跟連勝文一樣"--廣告透露出來的階級傲慢--[時事評析]
柯文哲醫師"中世紀獵女巫"論點的省思--"XX不倒,XX不會好"的照樣造句範本--[時事評析]
柯文哲的"酒吧女英文更溜"--美國的乞丐也會講英語--無關歧視,重點在於願景與抱負--[時事評析]
柯文哲vs.連勝文 台北市長電視辯論會--柯P:"我說我是墨綠,是為了證明你的槍傷是真的"--[時事評析]
連勝文夫人蔡依珊擁有加拿大雙重國籍--個人主義下的道德連坐弔詭--[時事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