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慕"(amour)這部電影是2013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該片可說是獲獎無數,先前已經在坎城影展奪下最佳影片的金棕梠獎,
後在法國凱薩獎也囊括了最佳影片,導演,原著劇本,以及最佳男女主角獎.
不過呢...就自己接觸過法國電影的經驗而言,大多都不怎麼正面,
這部電影也不例外,除了電影令人感受到一種難以承受之重外,
就娛樂價值也不高,但發人深省的心靈衝擊,卻是異常的大.
劇情乃敘述一對鶼鰈情深的老夫婦--喬治與安妮,
在安妮因著頸動脈栓塞而手術失敗後,成了半癱瘓的病人,
然而,喬治卻始終不離不棄,親力親為的照顧著她的起居.
電影中描繪著照護病患的種種取捨與掙扎,
來自於子女,來自於看護...更來自於自己內心的煎熬.
儘管最終喬治選擇了自己結束安妮的一生,
但那份始終至情至性的愛,卻不曾因此而有絲毫的蒙塵.
令人鼻酸,令人不捨...而沒有半分的責備.
其實看完這部電影,我第一個閃過的情景,
是幾年前台灣曾經發生過老翁用鐵釘釘死自己太太的事件,
(相關評論文章: 如果多一點親情....悲劇是否依然...
一樣是不忍妻子的病情,一樣是子女的冷漠與不聞問,一樣終結生命的悲劇...
真的很懷疑,這部片的編劇,是不是曾經聽聞過這個新聞,才有的靈感阿...
很清楚的,這部電影所描繪的橋段相當寫實,
當家中有個長輩長期臥病在床,
首先阿...身為子女的,態度大多是以送安養院為唯一的選擇,
縱使知道安養院的環境,講難聽一點就是在等死,但還是不改其志.
就像電影中她女兒所勸喬治送安妮到安養院的話,
嘴上或說得冠冕堂皇,怕爸爸喬治太累會垮掉,
其實說穿了,只是想要減輕自己的道德罪惡感,
而他們心中真正所想的,就是這事別落到他們頭上就好,
可說是最為卑劣的思緒.
其次呢...身為看護的,其實他們並不在乎病患的真正感受,
不去聆聽他們的需求,總認為他們無時無刻的都在無病呻吟,
只要做好三餐餵食與盥洗的如常工作,就是良好的照顧...
然而,這一些...都不是喬治所要的,
因著深愛,他希望他老婆可以有尊嚴的活下去,
而不僅僅只是像一般長期臥病的人一樣,僅求維繫著生命狀態;
(從安妮不想在學生面前談論自己的病情,
以及不敢看著鏡中的自己,都可以知道:
她是相當在乎自己的形象與尊嚴的)
基此,當他漸漸的體悟到安妮因著病痛而逐漸喪失生活尊嚴後,
他知道這絕對不是她所想要的人生,
最終選擇親手了結了她的生命,並讓她有尊嚴的死去.
(最終喬治將安妮的遺體,鋪上鮮花,安詳的讓她躺在床上,
這是我認為最有尊嚴的死法了...)
這樣的情節,不禁又讓人回歸到對於安樂死的道德論辯上,
到底生命是甚麼?
是生理上的生命狀態?還是精神上的自我尊嚴呢?
當然,這個問題不存在標準答案,
但倘若要我選的話,無疑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當個人已然不存在生存的意志,已然不再認為活著有尊嚴時,
則其人儼然已經走完了他生命中的終點.
假若如此,就像劇中一般,
在生命的最終,由摯愛送自己最後一程,豈不是最完美的場景麼?
我想,喬治最終悶死安妮的橋段,恐怕會引來正反兩極的評論,
但不論如何,我只想說,其實我們都不是當事人,
絕對無法體會該情境下所必須承擔的喜怒哀樂,
是何等何等的沉重阿...
換作是任何人遭遇到如是的情境,
相信難保不會做出相同的決定.
基此,這或是個身為人類的一場社會悲劇,
但也極有可能的...是你我都難以逃脫的宿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