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孩.JPG

『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

這句規劃人生願景的箴言,相信老一輩的影迷都耳熟能詳。

因著擔心兩岸局勢緊張、抑或單純只是嚮往更優質的生活,

往昔台灣的高知識份子,畢業後的生涯規劃,

幾乎沒有第二條路,就是申請赴美留學,

帶著妻兒,為取得美國公民身分而奮鬥。

 

誠然,那是最理想的生涯規劃,

畢竟一家人在一起,到哪都無所謂,更況是去到世界首強的國家。

但有更多的案例,是家庭經濟支柱礙於工作的因素,必須獨自留在台灣,

只能委請另一半帶著孩子前往美國,

維持相隔兩地的遠距生活,本片所描繪的,即時諸此的時代記憶。

 

電影保守的以丈夫的工作受到Sars疫情衝擊、甫以妻子罹患癌症緣故,

必須被迫舉家返回台灣,端看孩子回到這『陌生故鄉』後的種種格格不入,

藉此突顯大人逕自離鄉背井、卻又率性回到家鄉的決定,

對亟需安全感的孩子而言,是多麼殘酷的舉措。

 

但是,這符合彼時的現實麼?

就我所知,類似案例的父親,要麼是醫師、要不就是產業界富賈,

憑藉著優渥的經濟條件,讓孩子去到美國無憂無慮的生活。

而通常妻兒最終會選擇回家的原因,

泰半都是在台灣不甘寂寞的爸爸出現『外遇』事件,

為挽救婚姻,才不得已放棄美國生活。

 

基此,本片的人設,相對引不起共鳴,

主角家庭看似本就經濟不寬裕,

又回台灣的理由,說穿了就是當前大家最詬病的『回台用健保』,

恐怕是為數眾多前往美國移居的案例中,相對罕見又罕見的情況。

尤有甚者,芳儀在班上遭到學校師生的種種排擠,

更是跳脫自我對泛ABC的記憶,

面對這種從優勢國家過來的同學,

通常羨慕景仰都來不及了,還會霸凌?頗匪夷所思。

 

個人認為,全片最重要的精髓,

在於芳儀與母親結局中的對話,問及彼此最想當甚麼動物的時候,

芳儀深刻的記得媽媽說過『下輩子想當男生』,

似是感嘆著人生自主權的喪失。

意味著若時光能夠倒流,她壓根就不會接受丈夫的安排,

被迫離鄉背井、和孩子前往陌生的國度獨立生活。

或許在先生眼中,那是一種疼惜妻子的表現,

但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愛,真的有尊重過對方的意願麼?

對照著芳儀回到台灣、認為自己只是被操弄被安排的工具,

其實她眼中萬惡的母親,又何嘗不是同等悲情麼?

 

家人,就是要相互體諒。

在當前動輒指控『情緒勒索』的現下,孩子大可凡事都責難父母,

認為自己毫無做決定的自由,只是到處受人擺布的棋子。

但換個角度想,父母為了孩子的幸福,為了讓他們有更優越的發展,

在生命的過程中,同樣也是被環境、被歲月所勒索而妥協,

喪失著原本可以無憂無慮的自在,但又換回了甚麼呢?

 

父母從來都不該是子女不自由的原罪,不懂得這層道理,到哪都是了然!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