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灣生後代」 田中實加道歉 坦承造假身世--YouTube
電影《灣生回家》正式預告 - 10/16 落葉歸根 感動獻映--YouTube
紀錄片《灣生回家》(Wansei Back Home)原著作者兼監製田中實加(本名:陳宣儒),
在2017年元旦的這一天,選擇透過遠流出版社創辦人王榮文臉書發表道歉聲明,
坦承自己非灣生後代,而是高雄在地人.
至於其所宣稱之外婆"田中櫻代",則只是自己在高中三年級於火車站巧遇的路人,
惟一再強調灣生的故事確實存在,但恐怕在真假莫辨的謎團中,
已讓原初的感動,蒙上了拭不去的塵埃.
這整起"造假事件",最初要從其以資助紀錄片為名義所義賣的畫作,
遭網友踢爆實際上是臨摹其他名家的作品,導致她出面致歉.
接續著一波波針對其身世的質疑,終究紙包不住火,原來一切都是假...
坦白說,著作的文字是紮紮實實,箇中讀者影迷的感動也絲毫無假,
但較為尷尬的是,她那部"灣生回家"的電影,實則乃以"紀錄片"的型式拍攝,
紀錄片是否該反映著真實?
抑或是得以同電影一般,賦予一定的戲劇元素,
甚至是杜撰而來,我想是絕對是值得商榷的.
【TVBS】 攝影煙燻蝙蝠洞 為拍美照破壞生態--YouTube
這就好似生態紀錄的攝影師,表面上作品看似映照了大自然最美的真實,
讓觀賞者感嘆著地球之美,心生愛護環境之心.
但攝影作品的背後,卻可能是以破壞生態的工法來達致,
引致於觀賞者的感動是真,環境亟需保育也不假,
但攝影師謂之生態保育之名,卻流於沽名釣譽之嫌.
作者或可說灣生故事是真,影迷感動也屬自發,哪來的詐欺,
然其本身發願拍攝紀錄片的初衷,早已千瘡百孔,不若當初的純淨.
「沒這個老婆婆」 鼎王認無老婆婆捏造--YouTube
這不禁讓我想起來前些年的食品風暴,
所謂"無老鍋沒有無老婆婆"的新聞事件:
原初說著向"無老婆婆"學藝三年,才造就招牌的冰淇淋豆腐,
結果都是假,根本沒有甚麼"無老婆婆"這號人物.
(當時網友還揶揄:"無"老婆婆,就是"沒有"老婆婆,原來店家早就告訴消費者了...)
又或在政治圈,相仿的情況還少麼?
堂而皇之的指控他人貪汙,收賄,最終上了法庭,才推託是"聽來的...",
其人迄今似乎也沒受到觀眾唾棄,持續的走紅於談話節目當中...
說也無奈,何以類似的情事會不斷的在各個領域上演呢?
只能說:在媒體傳播鼎盛的時代,大家的胃口也被養大了,
要的不再只是一個故事,一種說法,而是更為"重鹹"的內幕,真實.
這趨向促使著有心人不以陳述一個故事便罷,
而是必須以"現身說法"的情境,去說服著社會大眾,自己才是該項領域的權威.
曾經的談話節目名人,
經典的"這件事全世界只有三個人知道,
一個是我,一個是當事人,另一個是誰?我不能說..."
不就是最佳的寫照麼?
綜言之,當紀錄片朝向戲劇的拍攝手法趨化,
當這樣的紀錄片得以被電影圈所採納,接受,乃至於提名獲獎的肯定,
我個人不禁要問:紀錄片本身還原真實的要素,還被在乎嗎?
紀錄片"灣生回家"不啻就是最大的諷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