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元宇宙】(meta)的題材正夯,
如何將虛擬實境世界的方方面面,轉置到現實生活當中,
成為人們生存不可或缺的元素,便是元宇宙所希冀達成的願景。
援引相仿的觀念來解析恐怖電影,
怎麼樣用虛擬的故事情節,帶給人們實際的驚悚體驗,
就是可以多方嘗試的電影素材。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端看本片的設定,一盒80年代的錄音帶電玩,
當中蘊藏著極為邪惡的詛咒因子,
玩家必須透過不斷的選擇,避免落入Game Over的處境,
稍有差池,當場就有被終結之虞。
坦白說,諸此設定,對恐怖片而言,
根本是老梗,了無新意,
但原初令人期待的是,該電玩是如何做到這般指使人們走向滅亡的途徑。
劇中女主角存有著弟弟溺水的童年陰影,看似可透過心理層面的恐懼,
來達致詛咒在現實中上演的合理性。
然電影儘管鋪下了梗,卻全然沒有進一步的劇情延伸,
單純的就是在不斷的選擇中,極盡畫面血腥之能事,
以赤裸裸的感官刺激,來達到驚悚的效果。
總感覺相當可惜,假若能夠以類似誘發底心恐懼的心理元素,
將遊戲本身作為一種催眠的引子導入劇情之中,
相信會讓電影更具有張力,而不會在看過之後,沒留下深刻的記憶點。
當然,電影最終的啟發,相當受用:
【有時候詛咒也是一種恩賜】
主角在破關之後,覺察到遊戲本身的零和性,
遂決定將其用在懲戒惡人的制裁上,讓邪惡玩意也能發揮出正義的光暉。
就好像與生俱來的稟賦一般,天賦向來是中性的存在,
端賴自己怎麼去使用,行善或為惡,
不是由工具所驅使,而是內心如何去看待所致。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