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向來被某些自詡為「自由解放」人士作為挑戰威權的象徵,
其所立基的論點,
一方面乃歐美等被認知為自由國度的地域,已有大麻合法化的先例,
故以此作為仿效,主張鬆綁管制才堪稱自由。
另方面,則從其吸食後的情境切入,據悉當中無憂無慮宛若仙境的狀態,
足以忘卻現實社會下的各種束縛,什麼外在所附加的標籤圖騰,
都可在轉瞬間褪下,達到心之所向的「真自由」。
但是,不妨冷靜的解析,
縱然吸食當下宛若天堂的斬斷俗世煩憂,但那樣的狀態顯然無法持久,
待藥效退去,返回現實情境後,原初的枷鎖又一一復歸,
等同於被打回原形,必須得再次施予毒品,才有機會重返自由國度。
然而,毒品哪有那麼容易取得,往往得賠上傾家蕩產的家當,
才能儘其可能的推衍極樂的期限,又一旦陷落至資本競逐的邏輯,
豈非與現實情境所用以運作的諸種規則無縫接軌,
當初所避知唯恐不及的社會標籤,瞬時又一一的附著己身。
如此,能稱為「自由解放」麼?
充其量只是從上個約制縱身至下個約制的循環而已吧!
為了毫無二致的解放執念,
讓自己與家人們陷入家徒四壁的危境,值得麼?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本片頗有經典電影「蝴蝶效應」的fu,
敘述主角在回憶求學階段時,腦海中掠過一名令自己心動的女孩身影,
但繼續用力回憶時,卻絲毫想不起與她之間的點滴,
甚至對她的記憶產生斷片,彷若從記憶中抹去般的詭異。
為了追查該女孩當年的下落,
主角陷落至一種今昔兩個平行世界同步開展的狀態,
歷經多次的來回比對,才明白這一切都與當年流行的毒品相關,
而女孩似乎就是吸食毒品之後,自己所杜撰出來的完美型態,
在該狀態之下,兩人得以拋下世俗的所有規則,
盡其放縱自我的,當一對神仙般眷侶。
然而,完美總是轉瞬間流逝,毒品的極樂狀態存有間歇性,
當從天上返回地下,母親憂愁的遵遵教誨,同學母親的嗤之以鼻...
種種負面標籤的襲來,又讓主角顯得難以承受,
迫使他必須在「短暫極樂」與「尋常生活」之間進行抉擇。
正顯得躊躇難定之際,
主角想及吸食毒品後的種種恍惚荒唐貌,再望向病榻前的慈母身影,
最終還是決定揮別曾經有過的極樂,選擇回歸到常軌人生,
或許未能隨心所欲,但至少可以問心無愧的安穩於世。
追根究底,為何主角得以忍住毒品的誘惑,戒毒成功?
截因即在於親情的呼喚與溫暖,當主角想起孩提時期,
每當做錯時,總有母親溫暖的懷抱,
再對比青少年叛逆期總令母親擔心煩憂,
箇中衍生的無盡愧疚感,是他選擇向虛幻女孩告別的關鍵。
誠然,尋常日子也許平淡無奇,
但有能力讓身邊的人皆能自在快樂的活著,
心下的踏實感,或也堪比毒品創造的虛幻極樂吧!
概略觀看了影評網所給出的評價,
普遍給予「粗糙科幻廣宣片」的評語,
但自己倒是頗喜歡電影所營造的氛圍,
揉合著心理與時空等因素,多少發展出燒腦的情節梗。
唯可惜的是,橋段剪輯的亂無章法,
讓起初存在著強烈意識的主線,也被混沌的情節所掩蓋,
沒能聚焦式的傳遞給影迷,
倘若有機會把影片再做重製拼湊,或能成為神作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