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記憶會逝去,然存在於心中的恐懼,
卻不時隱隱作痛,進而影響自我人生的軌跡…
恐懼,或也就是星際大戰(Star Wars)所一再強調的『黑暗面』,
諸如恐懼、憤怒、疑惑、責難等種種發自於內心的負向情緒皆屬之;
從表象上來看,這些瞬間的情緒轉眼即逝、發洩一下也就罷了,
真會對人生產生甚麼樣鉅大的影響麼?
然而,人格養成總是一點一滴的累積,
當源初的情緒種子於兒提時期種下,
在孩子有限的思維世界中型塑成為簡單的處世規則,則自此之後,
依循著該規則理路前進,成為日後人際應對的圭臬,
從小負向蛻變為大爆發的情緒表現,恐怕就無從挽回了。
長輩們總是一再耳提面命的告訴我們,要隨時保持著樂觀豁達的人生觀,
所為的,大概也就是不期望任何的陰影,壟罩在你我成長的天空下吧!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從一樁閨密室友的兇殺案偵辦作為主線,
帶起了一對同顯孤僻男女的邂逅,
男的喜歡攝影,但從不以人像作為主題,截因在於曾經有過親暱女友,
在其拍攝一系列美照後無故離開,讓他潛意識中一直存在著謬誤的執念,
想著用照片來將心愛的對象留存下來。
然而,人都是具有自主性的,怎可能受到他人的擺佈,
更不用說是禁錮在攝影視窗的方寸之間。
因此,最終他深刻的體認到,想要將對方徹底留存的方法,
就是將之殺害再拍下遺照留存,而這也是根植在其童年時期,
看著至親逝去、而僅能以遺照留下永恆身影的陰影所引致。
至於女主角呢?
童年時代遭逢親人因保護自己而枉死的陰霾,
讓她始終無法走出自己身為『掃把星』的角色,致使每當身旁有人死亡,
即便死因不明、存在著眾說紛紜的可能,
但她總是不免將其歸咎為自己不祥的因素,
造成心下的自責情緒不斷累積,養成其陰鬱難以開懷的人格特質。
於是乎,當身旁閨密的死因被警方認定與其有關後,
在她不斷的回想中,開始勾勒出以自己作為始作俑者的軌跡,
把自己當成是兇手,而感到恐懼萬分。
她到底怕甚麼呢?
她擔心倘若腦海中的推論成真,則自己將再背負一條人命債,
讓人生本就難解的結,重新浮現侵擾已顯平靜的人生。
就如同電影最終、音樂導師坦誠以告友人失足墜落的另個可能真相,
是對女主角、也是對所有的影迷們說著:
人生總有許多料想不到的意外,正因為料想不到,
也就存在著大大小小迥異的成因,
究竟哪個因素是致命一擊,事實上沒人說得準。
然而,個人卻往往會依循著自我的生命歷程,
在心中構築一條自以為的真相,至於是不是真實或不重要,
但已然成為人生中無法跨越的那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