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美國電影產業塑造下的超級英雄們,自己並沒有甚麼研究,
總認為類似電影就是以動作取勝,歌頌諸位英雄的商業片.
然而,自從諾蘭執導了蝙蝠俠系列電影後,英雄電影彷彿進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從中開始得以引發些更深層的思考,更洞悉性的人性論辯.
當初乍看"奇異博士"的預告片時,一直也以為該片可以有別於MARVEL的英雄片,
能夠以更大的篇幅,來探討奇異博士的修行之路.
預告片中,古一大師說著"你所看到的世界,只不過是萬千世界之一...",
讓人對於此種類似於佛家所謂的"禪意",充滿著無限的想像空間;
只可惜,這部分在鋪陳古一大師出場後即告終,
接續的,又回歸到典型的美國英雄塑造的模式,
沒能繼續從修行的角度再申論之,只能說有點可惜了...
畢竟就故事的設定架構而言,
本片除了備受激賞的華麗場景外,是可以更具有深層哲思的電影.
從人物設定而言,
史傳奇從不可一世的天才醫師,到因車禍而手殘的頹廢喪志,
嚐遍了人生的巔峰與低潮,成為最足以"悟道"的理型人格.
(人生勝利組往往設想魯蛇的生活樣態;
魯蛇則不時欣羨著作為人生勝利組的意氣風發;
唯有同時具備了兩種經歷,人生才能夠真正豁達,跳脫兩種命格的框架)
是故在古一大師指出"眼前只是萬千世界之一"的當頭棒喝後,
逐步的體悟到了無限可能的"空"境界.
按我原先的發想,"奇異博士"的超能力,應該有點類似於"造夢者"的角色,
當自己站在"空"的制高點時,便得以塑造出各式各樣的世界空間,
讓敵手們陷入自己編織的世界而不自知,進而能夠操控他人的心智.
一如最終與大魔王的對決,運用時空循環的概念,其實仍舊是處在同一個時空當中,
倘若讓史傳奇導入了造夢的概念,促使大魔王誤以為征服了地球而沾沾自喜,
其實真相則是自己遍禁錮在設定好的時間與空間當中而不自知.
也許這般發想下的劇情,會更加符合深具東方禪道色彩的奇異博士.
對東方而言,武學永遠被賦予神祕的色彩,
那些按部就班的習武之人,往往註定成就不了一代大師,
您或會發現,翻開武俠小說,
擁有絕世武功的人,不在學習,而在頓悟,在機運.
那種如電影一般,還需要尋找甚麼秘笈缺頁的武功,就太遜了,
神功絕對都是從悟道中習得,無秘笈才是真秘技.
電影未能給予史傳奇類似的修行歷程,也讓這位英雄人物,
少了許多武林高手的想像,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