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遇現某件魔物,而後開始陷入著魔的狀態,
最終家破人亡的情節,可說是鬼片電影的萬年老梗。
然而,大家是否可曾想過:魔物是如何形成的麼?
按眾家編劇的邏輯,當主角覺察到魔物的不單純後,
自此誘發滿腹的好奇心,希冀循著可茲溯源的線索追查,
期盼能夠從蛛絲馬跡當中,找到證明自己判斷的證據。
又這麼湊巧的,在魔物的周邊,
總是不免留下許多令人毛骨悚然的驚悚例證,
讓主角可以依此架構個人疑惑的實體,
最終證成了魔物有詭的事實,
讓該物更添神秘的未知力量,綿延不絕。
然而,諸此千篇一律的萬年老梗,其實不僅僅出現在虛構的影劇當中,
回頭想想,在現實生活中,那些被認定為鬼屋或詭物的禁區,
不也都普遍存有著類似無法解釋、宛若X檔案般的事蹟麼?
這未免不禁令人懷疑,
就好似完美的不在場證明般的刻意,試問哪有如此天衣無縫的巧合呢?
倘若從另個角度假想,如果世界根本不存在未知的神魔,
那麼,當下所被傳誦的一切鬼怪,
毫無疑問,就都是歷經歷代杜撰相傳的騙局。
目的呢?很簡單,自然是為了使人敬畏,
藉以從中令人恐懼而不敢褻玩焉,抑或是據此吹噓魔物的神力,
來騙取世人的信仰,詐取來自於宗教的無良利得。
類似的情境,
從西方屢有因驅魔致死而遭到起訴、引發宗教與司法間的論戰,便可窺知一二:
驅魔神父總是言之鑿鑿的說著亡者如何被邪靈附身,
非以極端的手段無法驅趕,但在沒有任何證據可茲佐證的情況下,
法院方面或只能以其個人的妄想症來論處,
認為其是陷入到宗教偏執的自我陶醉中,
事實上根本沒有著魔的情事,而其所謂的魔,
或也不過只是賴其口中所講情節建構出來的意象而已,現實中並不存在。
由此邏輯推斷,為什麼當代宮廟信仰,
都必須不時以所謂『神蹟』來宣揚神明的法力無邊,似乎也就毫不令人意外了。
在科技昌明的現下,各種物質的解構透明化,讓宗教的神秘面紗不復存在,
使諸家神明被打回泥菩薩原型,如何重振其威風,
自然就必須仰賴信仰傳播的重新建構。
鑑此,時不時來辦個出巡活動,一樁轎子撞過來弄過去的,
再搭配幾件宛如臨演般的刻意情節,就足以構成一楨福澤披民的景象,
讓神明王者再臨,這就是可笑的神蹟。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扯遠了,回到電影本身,為何本文會有如上的鋪陳呢?
截因於故事中的瑪麗號,其中所謂的魔,
其實更有可能是如是的造神結果所引致。
從客觀的角度來看,
刻意安排了妻子原不支持老公辭職尋夢的怨懟、
老公與女兒發現媽媽出軌的情節,
因此在作為殺手的推論上,似乎已有足夠的背景支撐。
進而在增添瑪麗號的魔力中,
則以多次失蹤或死亡航線皆指向同一地點,
殊途同歸般的巧合,令人無法不去相信箇中有詭的存在。
但當這一切係回歸到檢警問訊的偵訊室,
想來其實更覺得是推託之詞,一切極有可能是妻子行兇之後,
所援引穿鑿附會的說詞,試圖用神秘事件來脫罪的行徑。
然不論如何,瑪麗號都將在本次事件之後,
坐實魔船的地位無誤,畢竟這就是信仰最讓人覺得荒謬之處吧﹗
坦白說,本片構思不錯,劇情結構上,頗有『少年Pi』的影子,
藉由講述故事的方式,帶出主線的劇情。
無奈,情節陷落到鬼片的萬年老梗,
著魔附身的本體,或也不過只是由人轉換為物,
可惜了蓋瑞歐德曼(Gary Oldman)的演技,讓全片顯得黯淡而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