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前體育主播遠赴瑞士尋求安樂死(或稱為"輔助死亡")的新聞,
讓臨終瀕死的醫療處置方式,再次引起社會的關注與討論。
然而,在道德倫理觀念始終影響著你我價值觀的情況下,
如何在該放手的時候莫遲疑,
著實考驗著當事人的體諒,以及照顧者的包容。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由"名不虛傳"的金南佶與"青春勿語(韓公主)的千玗嬉(千禹熙)領銜主演,
敘述一名保險業務員李江洙承辦一樁盲人段微笑遭遇交通事故而成為植物人的案子,
在前往醫院探望盲人時,愕然發覺其可以看見盲人的靈魂,
應是在彌留之際,產生靈魂出竅的現象。
兩人因言談中的投契而成為摯友,業務員也因此了解她被撞的真正原因,
是為了前往探望遺棄自己的母親,擔心母親不喜歡自己眼盲的樣子,
因而逞強的假裝視覺沒有障礙,據此才出了交通意外。
母親儘管對於當年的遺棄相當後悔,希望能夠用餘生來照顧成為她的下半輩子,
但微笑不想因此造成母親的負擔,央求江洙關掉維生器,結束她的生命。
江洙回想起當年妻子罹病的場景,妻子在體察其照顧能量已達極限的情況下,
選擇自我結束生命,以換取江洙人生上的解脫;
基於同理心,其遵循微笑的遺願,也了結了彼此難能可貴的短暫情誼。
就我個人的解讀,全片皆圍繞著一個核心觀念進行詮釋:
"有尊嚴的活著,遠超乎具有呼吸的生命狀態。"
醫學上以呼吸來界定生命的存續與否,但對於具備主觀意識的人而言,
人生的歷程當中,是否立基在尊嚴的基本條件之下,
顯然要比單純的呼吸更具有決定性的價值。
從電影析之,不論是微笑倔強的以正常人之姿前往探望母親,
抑或江洙妻子希望在最美好的時候逝去,
乃至於微笑選擇不以植物人的狀態活著,
其實在在都訴求著"尊嚴"之於生命的重要性。
相信這也是現階段相關臨終前的安寧照顧措施,
所極力希冀翻轉的醫療理念吧!
然而,醫療的觀念或許有解,
但道德倫理中的論辯,卻始終難有兩全的答案。
面對著需要長期照護的親人,情感上縱然無法輕易割捨,
但長期所積蓄下的疲憊,卻致使得理智上陷入到放棄與否的迷思中。
身體與心理之間的交相煎熬,照顧者經常性的陷入到天人交戰的狀態,
往往在當事人(罹病者)一息尚存之前,自己都已經先提前崩潰了。
放手與否,本不該由照顧者來決定,畢竟那是殘酷且悖離倫常的,
唯有罹病者本於尊嚴生命的想法,同時體諒照顧者不辭辛勞的付出,
將決定的權力帶回到自己身上,在彼此最佳甜蜜點的時刻離開,
才是最睿智的人生解答吧!
最後,電影不免禮讚著父母對孩子的關懷。
劇情中有位被江洙認定為經常詐領保險金的無賴,
從人物設定上,乍看確實像是個誆稱各種名義來行詐領之實的騙徒。
但又有誰知道,這種將自己尊嚴踐踏在地,尚且也要謀取錢財的惡行,
背後的目的,卻只是為了給付罕病兒子龐大的醫療費用。
父愛的聖潔,對比詐騙的齷齪,形成強烈的對比意象,
據此更加顯現出:
不惜賭上最珍貴的尊嚴,為了只是讓孩子們過得更好,
來自親情間的關愛,早已超越了生命價值所得以解釋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