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在月夜裡閃耀光輝.JPG

典型的日本純愛系電影,沿用百年老梗『罹患絕症』,

譜出男女主角一段蕩氣迴腸的生死戀,過程中,

不免俗的,摯愛的家人礙於女兒的病情,希冀能拖一天是一天,

期待著新興醫療技術的誕生,得以讓女兒獲得禮讚般的救贖。

但男主角看著在病榻前鬱鬱寡歡的女主角,自然希望能夠改變當前的窘境,

因而受託一一完成了女主角生前未了的宿願清單,

讓她得以在生命終了前,了無遺憾。

 

介乎於家人與男主角之間截然不同的思維,究竟哪個才是正確的呢?

相信按多數人的想法,必然覺得該尊重罹病當事人的安排。

顯然,在本劇中,女主角羅列了一堆未完的事項,

欣羨著走出病房、迎向戶外翱翔的心情,

或許男主角『及時行樂』的態度,才是女主角真正想要的願望。

然而,衍生的來談,我覺得相當弔詭的是,若以同樣的情境析之,

何以各國在推動『安樂死』的進程上,卻顯得阻力重重呢?

每個人嘴上總說得尊重當事人的決定,

但一旦當事人失去了求生的意志,希冀以死來了結生命,

大家卻又不許了呢?理由何在?

 

我認為,這正是道德體系中、關於生死立論的一種偽善表徵。

試著去分析兩種瀕死情境,

一種是已被醫生宣告了死期,人生已經預知了終點,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時間中,活得精采,讓自己沒有遺憾,

往往成為眾人所樂觀其成的安排,畢竟那個死期,

非假他人之手,而是出於天命。

相反的,同樣是活得痛苦的案例,卻因著沒有絕症的宣告,

尚不知生命終結之期為何,這時候倘若通過了『安樂死』的法令,

等同於是社會體制為其訂下死期,如此體制本身將與絕症等同,

試問如何能夠見容於人們的道德倫常體系呢?

 

所以說,我們真的懂得尊重他人自己的決定麼?

以生命事例看來,當一切已成定局,尊重或只不過是順水人情,

大可慷慨般的給予允諾,藉此展現自己的泱泱大度。

然可笑的是,當生命的剝奪,

必須透過自己的雙手推一把的情況出現,

即便看著病榻前的人們多麼痛苦,

也絲毫不願付諸棉薄之力的完成他們安樂死的願望,

總是怕罪孽上身,坐實著道德偽善的心態。

回過頭想,

寧可讓失去生存意志的人,宛若行屍走肉般的賴活著,

真的會比賞他一個痛快的逝去,還來得更有道德光輝麼?頗ㄏ!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