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驚悚劇作,隨著影像拍攝技術的突飛猛進,
希冀重新藉由更為駭人畫面的呈現,再次使其攀上顛峰的企圖心不在少數;
然而,嘗試的結果,卻總是成功的少、大多數流於炒冷飯式的泛泛之作。
細觀箇中緣由,個人認為,未能在舊作注入時代的新元素,
或許是劇作之所以無法獲得當代影迷報以迴響的理由。
如同無數『大法師-like』的作品,
始終無跳脫倒立走、嘔黑水、說穢語等往昔橋段,
而後不變的以十字架與聖經典籍來驅魔,一整個千篇一律,
改變的,只不過是畫面的解析度而已,如何能夠獲得大眾的青睞呢?
不過呢,本片著實令人耳目一新,
猶記得在觀賞初版恰吉電影的孩提時代,
當時最令自己印象深刻、也可說是餘悸猶存迄今的畫面,
是恰吉開始發狠之際,母親將其高高舉起,打算將電池取出,
使其無法再作怪之際,卻愕然覺察到根本就沒有裝電池,
這才恍然大悟的體認到,這是一隻被詛咒的鬼娃。
顯然,當時最能夠起到駭人的科技元素,
就是甫普及的電力,
因而讓沒有通電的物體自由行走,自然令人備感恐懼。
而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網際網路的建構完善,
成為你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大家在上著網路、漫走在遍地監視器路上,
享用這些科技設施所帶來便利的同時,就好似喝水呼吸般的自然。
但是否可曾想過,假若這些設備面臨控管失靈,
宛若『全民公敵』般的反成為監控自己的工具,
而背後所領頭的影武者,又像是對人性失望備極的人工智慧,
則屆時會對於人類造成多大的災害呢?
本片儘管循著老式的劇情發想,但卻在灌注前述新的科技元素後,
其令人驚悚的面向,儼然有了截然不同的時代意義。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中,恰吉是由一家開發家用監控系統的公司製作發行,
公司標榜著該智慧玩具擁有著照顧孩子的功能,
並且在連結自家監控系統後,經掌握著家庭成員的一舉一動,
再透過大數據的分析,能夠表現出最懂得孩子情緒的關心。
如此藉由人工智慧的學習,
讓玩具展露類人化的情感,是多麼完美的設計啊!
無奈,我想這些希冀扮演盤古女媧的科學家們,
所始料未及的,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家人間或許表面上互敬互重,
但私底下怨懟著對方的作為、
抱怨家人未能立基在自己本位著想的景象,似乎在所難免。
於是乎,恰吉在廣泛收集了這些怨念的影像後,
以立基在保護主人的大前提下,展開一連串的鏟除計畫;
復以觀賞恐怖驚悚片、讓他習得各種絕殺技能之後,
輕而易舉的消滅眼中所認知的威脅,也就再輕鬆不過了。
由此看來,有別於經典的恰吉乃受到詛咒,
本片中的鬼娃,則全然是人工智慧失靈所引致的悲劇。
之所以會出現如此的結局,很清楚的源自於兩個面向:
首先,若非系統相互串聯的科技,
讓恰吉收集了所有人私底下的對話情景,
誤將人們底心下的怨念視作真實,
進而在歸納之後,做出非理智的行徑;
其次,則是人工智慧的背後,其實根本分不清楚人類口中所言,
究竟是心之所向、抑或只是平日慣以murmur的戲語,
才讓它一路自以為在保護主人,
但卻完全沒有覺察到自己已經成為駭人的殺人武器。
坦白說,本集中的恰吉,令人感到有那麼點可憐,
它或只不過是希冀主人多點關愛,
然卻無能如願,讓彼此陪伴的初衷付諸流水。
顯然,每每牽扯到人工智慧的電影,
從最初設計用以捍衛人類的立意,
到最終往往事與願違的淪為毀滅人們的敵人,
箇中所隱含著的人性闕漏皆然,
在在點出人性最終往往導向滅絕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