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三個多月前看到一本書叫"虎媽的戰歌"
很想記錄一下讀後心得,晃眼間竟然過了三個多月,一個字都沒寫
書的內容細節的部分雖然記不起來
很多虎媽教育的原則和規定只剩些微的記憶,但有一點很難忘
也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
就是對小孩要求回饋
"如同父母總將最好的給予小孩,也要同等甚至超越當初付出的回饋"
這句話講出來很現實
因為一般人的觀念是塑造"父母對小孩的愛是無條件的付出"
倘若回饋是用索取或者詢問的,那麼就感覺好似兒孫不孝
這對父母來說是十分殘忍且不願面對的事實
記得書中有一段是虎媽生日
二個女兒拿著慶生卡片給虎媽
虎媽看了看丟回桌上說:我栽培妳們、照顧妳們所得到的禮物應該是這二張隨便做出來的卡片還要好
請妳們拿回去重做。(類似這樣的話,我忘了,要回去重翻)
當時虎媽的先生在旁邊冒出一身冷汗,他覺得太傷小孩的心,他說"小孩有心就好"
虎媽說:有心?這二張卡片根本就是前幾分鐘寫一寫的,我完全看不出用心在哪?
別說是西方人的父母了,就算是東方人的父母也不可能對小孩講出這樣的話
在過去養兒防老舊社會觀念下,或許照顧父母一生的心態是永遠不會捨棄的責任
但也造就一些重男輕女的觀念
然而隨著時代越來越先進,女人在職場上也可以有傑出的表現
很多父母對孩子不分男女一概用心栽培,依舊不求回報
卻有更多獨居老人的新聞
尤其是今天蘋果頭條是先前用扁鑽讓老婆安樂死的王老先生
被法院判決9年,卻還主動上訴要求要判死刑
王老先生的孩子們都在國外,成就也不錯,王老先生本身的經濟也不錯
但在需要人家拉他一把時,卻沒有人在身邊
看到這樣的報導,真不曉得問題是出在哪
是一方總是說:沒問題,我們很好,應付的來
還是有心卻無力陪伴的孩力呢?
虎媽的戰歌
父母與孩子的心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