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猾的酵母菌,包含皮屑芽孢菌與念珠菌,
可造成汗斑、毛囊炎、頭皮癢、陰部癢、尿布疹、甲溝炎、口角炎等皮膚疾病。
----------------------------------------
酵母菌,包括皮屑芽孢菌與念珠菌,喜歡生長於溫暖潮濕的皮膚,
因此夏季、悶熱環境、常碰水的職業、腋下跨下等部位,會增加其感染率。
治療上同皮癬菌感染,可口服或外用抗黴菌藥物
(azole類會比terbinafine類有效),保持患部通風乾爽,
減少碰水流汗,一般2~4周即可痊癒。
汗斑,為皮膚角質層的皮屑芽孢菌感染。
病灶為數目眾多、散生性的色斑(菌落),上有細小糠屑。
病灶不痛不癢,也摸不到,主要症狀是引起皮膚色差,
患部可變黑、變紅、或變白。運動與受熱後,病灶會特別紅。
皮屑芽孢菌引起的毛囊炎(Pityrosporum folliculitis)。
可見大面積、均勻分布、為數眾多的紅色丘疹,部分帶有膿頭。有時會癢。
頭皮癢、頭皮屑、頭皮痘,也常是皮屑芽孢菌引起。
可至皮膚專科門診開立藥用洗髮精(含ketoconazole),
連洗三天就舒服很多。另外,脂漏性皮膚炎也跟皮屑芽孢菌有關。
念珠菌型皮膚炎。好發於多汗潮濕處,
可見邊界清楚的發炎性紅疹、帶有脫屑,
周圍有許多擴散出去的小菌落(satellite lesions)。
也可造成小寶寶的尿布疹。
女性胯下癢,常來自陰道的念珠菌感染。
人類黏膜(如口腔與陰道)本有念珠菌寄生,
跨下悶熱如穿牛仔褲或生理期時,即可能讓菌體繁殖而發作。
症狀上除了搔癢,亦可能伴隨白帶與異味。
治療上可至皮膚專科門診開立口服fluconazole膠囊(150毫克),
吃一顆即可,兩天後可有顯著效果。
保養上則避免跨下悶熱,不要反覆沖洗跨下或熱水燙,以免刺激惡化。
念珠菌型甲溝炎。職業或生活上長時間浸水引起,
可見指甲根處的外皮萎縮、根處指肉發紅腫脹,近端的甲溝打開。
病程多為長期慢性(數月至數年),可引起指甲變形、甲紋增加,較少化膿疼痛。
相對的急性甲溝炎,多為細菌感染,數日內快速惡化,常有化膿疼痛。
念珠菌型指縫炎。職業或生活上長時間浸水引起,
可見指縫有淺潰瘍或糜爛,上有白色組織(即念珠菌)覆蓋。
念珠菌型口角炎。病灶與上例相似,
可見口瘡上有白色組織覆蓋。避免舔拭病灶讓傷口無法癒合。
繼續閱讀:皮癬菌感染 : 香港腳、灰指甲、體癬
(本文由蔣富強皮膚專科診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