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齡十六.JPG

懸疑類型的電影,在幾乎所有可茲操作的梗都被用盡之後,

如今想要再創造出引發影迷驚呼稱讚的劇作,殊是不易。

基於過去的觀影經驗,通常在初步了解電影的相關設定,

箇中謎底便已呼之欲出,很難將謎底梗壓到最終才出爐。

 

而本電影在這方面,則有著相當出色的表現,

儘管開場情節,與許多相仿的劇作沒甚麼不同:

皆是一群人被安置在封閉的空間,過著集體的簡單生活,

當中的導師宣稱外頭的世界早已傾圮,

但實際上卻隱藏著某個未知的陰謀。

單看故事的設定,

諸如複製人、末世論、奴隸喙養、器官農場等情境,

都可能是被想及的解答,

儘管結局或許不脫離這些既有的範疇,

但卻是直到了最後,才真相大白。

對於能夠將謎底梗藏得如此之深的功力,深感佩服之至。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端看著時下醫美產業的蓬勃發展,

大家可曾想過:該產業的極致科技為何呢?

一如現階段所周知的,皮膚總有賞味期,

當其隨著身體機能的老化而失去彈性,

縱然進行再頻繁的醫美療程,

恐怕亦難以刺激其活力重現。

換言之,即便有再多的童顏針的支撐,

衰老依舊是必然發生的;

一旦訴求返老還童的極致醫美技術希冀取得革命性的突破,

則"換臉"一途、將臉龐作為器官移植的概念,

重新置換一張稚嫩的美顏,終將成為競相追逐的醫美技術。

 

愛美是人類的天性,

當美始終只是侷限在外貌表徵之上,

未能內化至更高的心靈層次,

則諸此變態般的換臉科技,

相信絕對不會僅止是科幻電影中的情節,

真實上演之期,已不遠矣。

 

電影講述一所封閉式的女子學校,乍看像是個孤兒院,

裡頭收容著各個年齡層的女孩,

修習著三從四德等傳統美德教育,

並且教導女孩們必須恪遵守貞的原則,

不得心存任何淫邪之念。

直到成長至16歲之際,

校方便會協助媒合認養家庭,讓她們擁有屬於自己的家。

某日,Vivien未依循校方規定服下摻有安眠藥的維他命,

在清醒狀態下,聽到整個認養過程,根本是個商業交易,

不禁讓她開始納悶,那些買家希望從學生身上,得到些甚麼呢?

 

在Vivien逃難至地下室躲藏之際,

猛然瞥見先前校方謊稱被認養的女孩,

其遺體被隨意的棄置在一旁,更駭人的,是臉龐完全被削去,

這才讓她頓時明白,原來這裡是作皮膚農場,

每個學員都是校方的商品,用以作為客戶置換臉部皮膚之用。

她憤慨的斥喝校長,何以作出如此喪心病狂的舉措,

校長卻理直氣壯的表示,自己根本是佛心來的,

因為校內學生都是父母不要的棄嬰,小命本就該絕,

學校卻提供了所有生活所需給孩子,

至少多賦予她們十餘年的生命,豈非功德一件?

當然,這鬼話自然無法被認同,最終仍舊邪不勝正。

 

校長一席棄嬰再利用的言論,頗令人感觸:

自己經常在演繹複製人的電影中,

作出複製人與真人之間的差距,乃在於"家的有無"結語。

有了家,有了人際之間的連結,

讓複製人從此有了與眾不同的特異性,

這是作為一個真人,最為根本的特徵。

相反的,一旦真實的人類,少了家的這層關係,

使其成為縱然消逝亦無人在乎的存在,

論其屬性而言,其實與複製人是毫無二致的。

當人類因著貧窮無依,

而被用以作為類同複製人般的農場喙養,

那是多麼不堪的境遇。

這樣的情境是否會真實上演呢?

端看現下全球貧富差距驟增的趨勢,

實現也只是早晚的問題。

 

坦白說,當我看到認養家庭前來挑選女孩的橋段,

裡頭垂垂老矣的婦人,以陰鬱的神情凝視著鏡中衰老的臉龐,

大概就已然猜到後續的劇情走向了,

畢竟那種渴望美貌的眼神,是騙不了人的...

儘管如此,個人覺得,

將人類的美侷限於外貌表徵,乃源自於集體意識的催化所引致;

是大眾的價值觀,影響著人類對於美的界定,

只要能夠突破諸此外在美的意識窠臼,

讓更多屬於內心刻劃下的美感被援引,

便有機會擺脫現階段醫美當道的境遇。

(一如電影中所設定的情節,認為一副完美的臉龐,

 必須建基在良善德性與無慾無求的純潔心靈之上;

 該等對皮膚培養的執念,如同傳統對女性守貞的價值觀一般,

 都是沒由來的意識型態作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如石硯 的頭像
    心如石硯

    [心如石硯]yen&chi的攜手足跡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