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副不仁.JPG

記得在周星馳"整人專家"一片中,吃了謊言豆沙包的星爺,說著:

"戈巴契夫頭髮最長,海珊總統最不愛打仗...",

這句經典對白,後來經常被援引用來諷刺說反話的人。

 

但經由本片對於伊拉克戰爭的詮釋,

也許"海珊不愛打仗",倒是的的確確的事實。

海珊或只不過是在美國最高領導的政治陰謀,以及石油利益的誘惑下,

被塑造成窮兵黷武的形象,淪為他人擴張權力下的祭品。

但倘若電影中所描繪的皆為真實,那麼,

時任美國副總統的迪克錢尼(Dick Cheney),

恐將成為本世紀最該被世人躂伐與譴責的屠夫。

 

導演亞當麥凱(Adam McKay)坦言,錢尼是個相當耐人尋味的政治人物,

表面上是個不折不扣的共和黨保守派,

但年少時曾五次拒絕參與越戰,卻在主掌白宮大權後,成為主戰的鷹派;

又為捍衛女兒的同志權益,一反保守派向來反對同性婚姻的立場,力挺同婚。

如此反覆的態度,讓人看不穿他個人的政治信仰究竟為何。

然而,從電影中所鉅細靡遺描繪其從政生平看來,

其實脈絡是相當清晰的,非關左右,不涉及保守與開放,

唯有權力,才是他始終念茲在茲的王道。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本片可說是迪克錢尼(克里斯汀貝爾 飾)的傳記電影,

從求學時期的玩世不恭,

短暫的擔任電線杆工人,直至受到妻子的刺激啟發,

才決定奮發圖強,進入白宮擔任實習生的工作。

期間歷經尼克森的下野、民主黨卡特的勝選、

以及共和黨雷根的異軍突起,

使其多次進出白宮擔任重要幕僚的角色。

終於在雷根即將卸任之際,錢尼掌握了參與總統初選的機會,

卻為了保護女兒係同志的身分,毅然選擇急流勇退,

回到故鄉頤養天年,人生看似已經到了謝幕階段。

 

沒料到的是,在淡出政治圈多年,

擔任著哈里柏頓石油公司總裁的錢尼,

接獲小布希邀請擔任副總統共同競選的邀約。

這看似如雞肋般的角色,

原初讓權力慾望濃郁的錢尼興趣缺缺,

但在其與小布希做了政治協議後,

決議將國家的經常性事務交由其管理,

小布希僅需做其想從事的政務即可。

兩人可謂之一拍即合,從而也將錢尼拱上了

"美國史上最具有權力的副總統"一職。

 

進入到白宮權力核心後,因握有充分的人事權,

錢尼在重要的公家單位,皆安插了自己的親信,

即便是總統辦公室亦不放過,任何事皆須事先向其報告,

某種程度等同於架空了布希的行政權。

其後,他又委託相關的憲法學者,

就美國憲法進行解讀,

發現當中存在許多法律上的不確定性,

此舉也給與行政權擴權的法源依據,

而唯一欠缺的,就是得來一場師出有名的戰爭。

這麼巧的,此時就發生了911攻擊事件,

給予了錢尼發動一場正義戰爭的正當性。

 

美國在迅速的出兵阿富汗,圍剿了賓拉登的蓋達組織後,

錢尼在前東家(哈里柏頓石油公司)的遊說下,

基於龐大的石油利益,希望可以順勢攻擊伊拉克,

卻苦無出兵的理由,遭到時任國務卿鮑爾的強力反對。

但缺乏證據,就給你證據,

憑藉著中情局掌握一名中東毒販札卡維(後來ISIS的精神領袖)

與賓拉登及伊拉克之間的薄弱關聯性(這關聯看似也是杜撰的),

錢尼便據此指控海珊支持恐怖主義,並經由媒體的傳播渲染,

煞有其事的宣揚伊拉克擁有毀滅性武器,

恐對美國本土安全產生危殆,強化其出兵的正當性。

最終出兵殲滅了海珊政權,非但造成雙方大量的無辜傷亡,

也從而扶持了ISIS勢力的崛起,讓中東地區陷入更大的動盪之中。

唯一獲利者,大概只有哈里柏頓石油公司,

在伊拉克戰爭後的短短數年間,股價宛若雲霄飛車般的直線狂飆。

 

直到歐巴馬總統就任後,

發覺小布希執政時期的電子郵件資料付之闕如,

且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

當年伊拉克根本就不存在所謂毀滅性的武器,

一切可能都只是杜撰而來,

才令人懷疑起當時究竟是誰在主導伊拉克戰爭。

對此,錢尼迄今仍然堅持出兵伊拉克的政治判斷無誤,

不願為此決策做出道歉之舉。

 

電影中提到"法律上的不確定性",相當耐人尋味。

為了讓法律容有彈性,在擬定法律條文之際,

會希望以較具有解釋空間的做法,讓執行者擁有自由心證的權力,

諸如法律中最常使用的"宜"、"得"、"應"之間,

便是刻意用來製造模糊空間的替代詞彙。

顯然,電影中的錢尼,

即是充分善用著憲法上未明文規定行政權的範疇,

以及"日內瓦公約"對善待戰俘的規範僅限於締約國等漏洞,

肆無忌憚的將這些不確定性,用以擴充自我的權力慾望,

讓向以自由民主自許的美國,頓時更像是個極權專制國家,

打著對抗恐怖主義的大旗,遂行著自己希冀的必要手段。

您或可說這一切合法,但合法並不合理的結果,

端賴的,就是為政者必須自我體認到的權力忖度。

一旦統治者不存在如此的民主素養,

縱然有著再透明的制度,一切恐怕也只是徒勞。

 

其次,更加令人擔憂的,是媒體興盛下的政治生態變遷。

一如電影中所提及的政治操作手法:

"人們只喜歡簡單的事物,他們並不在乎事情的真相,

 只要能夠給予其特定的訊息,便能塑造自己所期欲的風向。"

藉由人民思維簡化的特徵,錢尼只須結合特定媒體的傳播,

授予經過精心設計的影像,讓人民相信了伊拉克擁有武器的事實,

自然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戰爭,也就水到渠成了。

某種程度,大家不覺得跟當下台灣所謂的"網紅政治"十分雷同麼?

經由幾個簡單的意念,搭配著俊男美女的行銷術,

將複雜的政治工作,簡明扼要的聚焦在幾個顯明的口號中,

讓政治人物所期欲塑造的品牌價值,

得以在極短的時間內,讓人民普遍接受與肯認,

繼而轉化成為實質的選票支持,異軍突起。

至於其人是否真具備著口號下的各種高風亮節特質,

那根本毫不相干,一切不過都是場政治謊言秀罷了!

 

坦白說,電影中所點出的兩項政治危機:

"行政權憑藉著法律解釋擴權",以及"政策論辯的簡單化",

其實在台灣都屬於現在進行式,

更廣泛的疊床架屋機關、更多從未有過政治歷練的政治明星,

都一一的發生在當下的政治場域中。

未來如何,是否會像錢尼主政下的白宮一般,

充滿著謊言與欺瞞,值得大家持續的看下去吧!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如石硯 的頭像
    心如石硯

    [心如石硯]yen&chi的攜手足跡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