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擺男孩.JPG


"如果沒有共產主義、資本主義這些意識型態,

 就不會死這麼多人了。"

"為了美國與蘇聯之間的意識型態之爭,

 我們得自家人打自家人,真是莫名其妙。"

 

戰爭,從來就沒有贏家,

不僅僅摧毀著人際之間的信任、發展昌盛的文明,

甚至於扼殺著人類未來的希望,

讓多少時代下的奇才,在無情的戰火當中,肆意的遭到埋沒。

一如劇中的奇秀,憑藉著對舞蹈節奏掌握的敏銳度,

這樣的人才,倘若活在美國紐約,早就是百老匯的座上賓,

哪會淪到成為集中營的戰俘,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呢?

 

不禁讓我想起了電影"棋王"(King Of Chess)

以王一生"以一敵九"的精湛棋藝,早該揚名立萬,世界稱雄了,

居然在中國文化大革命的年代,

僅僅為了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理由,

用自己過人的天賦,來換取基本的溫飽而已。

意識型態之無謂,意識型態的害人匪淺,

在這些天才的輓歌當中,顯露無遺。

 

基本上,我個人並不特別喜好聽音樂,

從不覺得音樂存在著甚麼心靈療癒的效果。

透過本片,頭一回讓我深刻感受到音樂跨越藩籬的無遠弗屆,

想必是踢踏舞那簡單明瞭的節奏,步步敲動人心所引致吧!

各種意識型態的分野,諸如國別、種族、乃致於政治立場,

或許關住了不同特徵下的人群。

但卻絲毫無法抑制人們渴望追求真善美的本性,

藉以讓音樂與舞蹈的藝術之美,輕易的便得以感染嚮往自由的心,

哪怕在藝術表演底下,意識型態的幽靈依舊蠢蠢欲動,

卻無損其搭起前往至善殿堂的初衷。

(自己特喜歡的電影橋段,是奇秀在象徵著極權的赤色看板下,

 展現豪放不羈的舞姿,無異於在極權領導的恫嚇之下,

 跳出了渴望奔向自由的決心。)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敘述在韓戰期間,巨濟島上駐紮的美軍陣營,

俘虜了一群來自北韓的戰俘。

為了做好對外的公關形象,美軍營長決定成立一支踢躂舞群,

由黑人中士傑克遜領軍,訓練旗下戰俘成為表演者,

藉以展現美方訴求戰俘人權的自由價值。

在戰俘之中,被視為北韓民族英雄的奇秀(都敬秀 飾),

舞蹈上有著過人的天分,卻礙於為民表率的身分,

多次在是否加入舞團間,陷入天人交戰,

但終究拗不過心中驛動的靈魂,選擇成為其下的一員,

與一干同是天涯淪落人、同樣飽受戰火摧殘的成員,

組成了踢踏舞團"Swing Kids",

在集中營內頗受美國大兵與國際輿論的好評。

 

無奈,正當奇秀想像著未來晉身國際舞台的願景之際,

卻收到北韓軍方的指示,要求其在耶誕夜的表演後,

趁著美軍鬆懈之際,一舉槍殺敵方營長,來個擒賊先擒王。

奇秀最終並未按上級指令行事,僅以縱情忘我的踢踏舞技,

向這個被意識型態所綁架的世界,做出最深沉的控訴。

但北韓軍方或許早已料到奇秀的心意,

安排了備案殺手開槍,讓雙方的衝突一觸即發,

Swing Kids的團員們,也不幸的在駁火中遭遇不測。

多年後,年邁的傑克遜再此返回巨濟島,

當時的集中營,如今已經成為觀光史蹟。

看著曾經馳騁的舞台,彷若在背後聽到奇秀的呼喚,

傲氣的向自己嗆聲:"再來尬一場舞吧!"

留下了無限的追思與想念...

 

本片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

是當中演員幾近練家子般的精湛舞步。

幾幕踢躂舞的演出,少用剪接特寫的效果,

都是以一氣呵成的拍攝方式呈現,相當流暢唯美,

顯見主角們在舞蹈上下足功夫,而非虛應故事而已。

從而,在如此輕鬆寫意的舞蹈素材之上,

居然得以承載著國家民族大義的框架,

讓電影不僅止於表象的娛樂價值,

而是以寓教於樂般的手法,期欲提醒著世人:

"與其以武力服人,搞得民不聊生;

 不如互尬一場舞技,在舞台上見真章,

 來場不見血的熱血革命,才是王道。"

 

過去,看著美式舞蹈的競技,

總是不免相互嗆聲、極盡挑釁之能事的試圖激怒對手,

原以為這樣的文化本質在於逞勇好鬥。

在觀賞本片之後,才深深的體悟到,

這般看似不友善的舉動,原來才是真正的至善。

假若人類始終無法捨棄競爭的本性,

彼此間終究免不了進行鬥爭,

與其放縱彼此窮兵黷武、樹立意識型態相互為戰,

讓人類屢屢陷落到生死存亡的危機中。

倒不如撥亂反正,讓競爭回歸到美學的賽場上,

透過彼此才華洋溢的盡情揮灑,

相互淬鍊出更精湛的火花,

讓文明得以從中獲得成長的養分,

持續繁榮屬於人類共同的願景。

鎗火與舞步,枯與榮之間,

該怎麼選,相信大家都該懂才是吧!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