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著大自然的浩瀚無常,人類相對顯得異常渺小,
過去人們總覺得"人無法雨天鬥",對大自然抱持著敬畏的態度。
然而,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各種觀測設備的先進,
霎時又讓人們願意相信"人定勝天"的箴言,
直覺得有朝一日,即時性的災難預警系統,
必然會有實現的一天,讓人類從此得以免於災難的侵擾。
不過呢...縱使完美系統真的成真,
是否真的就可以讓我們抵禦大自然無情的災變呢?
在人性根深蒂固的多疑性格之下,答案,個人是悲觀的。
不妨回想一下,每當氣象局在做出颱風或豪雨預報的時候,
一旦沒能精準預測,甚至因此產生誤導、致使其他地區發生災難之際,
其間所飽受排山倒海般的譴責之聲,是令人無法承受之重。
基此,想及了如此嚴酷的下場,讓相關研究人員們,
縱使掌握了頗為精確的數據,亦不敢貿然作出過於武斷的預報,
致使預警系統顯得保守顢頇,
自然在預防災害的效果上,也就大打折扣了。
另外,以"社會安定"之名,往往也是另一個完美預警機制下的破口。
災難所涉及的層面極廣,即使各項數據皆指向了某種災難即將發生,
但想及龐大的災民遷徙與安置成本,不免讓決策者顯得躊躇不定,
非得到了災難發生的當下,才能果斷地做出遲來的安排。
其次,縱使決策者冒著遭到輿論譴責的風險,
預先做出防災的決策,但那些被劃定為撤離區的災民,
他們是否會願意因此暫離自己的家園,
抑或是認為一切都是危言聳聽,而堅決死守居所呢?
綜言之,"人定勝天"所必須仰賴的,
絕對不僅僅是一套完美的災難預警系統;
倘若深藏於人性中的猜疑心態無法與其俱進的突破,
則社會安定的籲求,終究將致此精準訊息遭到封閉的人心淹沒,
而無法在最關鍵的時刻,起到應有的救贖成效。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敘述一名地質學家,在一場大海嘯的災難中,
憑藉著精準預測拯救了200餘名民眾,
但或許有些居民不願撤離家園之故,許多人因此在那場事故中喪生,
也讓地質學家頗為自責,陷入到抑鬱的情緒中。
三年後,藉由許多自然跡象的觀察,
他認為挪威即將發生毀滅性規模的大地震,
此次他選擇主動出擊,不再沉默以對,主動告知國家地震災害中心,
但卻頻頻碰了軟釘子,認為他是杞人憂天。
不料,他的預測成真,大地震轉瞬間發生,頓時將一座城市夷為平地,
讓人不免感慨著,倘若相關單位能夠更加即時的做出預警機制,
撤離周遭地區民眾,是否災難的傷亡人數就可降到最低呢?
小評本片的特點,顯然,與美式商業片所不同的是:
電影並非著重於災難發生的過程,因此若喜愛典型災難片的朋友,
也許本片會讓您有些失望,畢竟真正的災難破壞場景雖然尚稱壯觀,
但也不過就只佔了三分之一的片長而已。
更多的著墨,則是放在了事前對地震發生跡象的觀察當中,
由此勾勒出精準的預警系統,仍舊無法阻止災難將低危害的癥結點,
宛若訴說著面對人性懷疑論所引致的毀滅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