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針對社會治安的分析,總是難免從社經條件、家庭因素等角度出發,
往往將諸如低收入戶、家暴陰霾、乃至於父母離異成長下的孩子,
指涉為危險因子的群體,咸認為改善治安必須從此著手。
不過,隨著類似言論涉及到歧視性的眼光,
如此這一類的研究與聲明,幾乎可說是已經絕跡,
但問題是否真的就不存在呢?
就我個人的觀點而論,綜上所提到的各種條件,
顯現的並不是表面上的那些社會特徵。
換言之,並不是低收入戶就容易引因著經濟匱乏而心生犯罪之心,
也不會因為身在單親家庭,便可能心理不平衡引發反社會人格,
箇中的問題癥結,取決於"希望"的匱乏與否。
就像是窮有窮得"安貧樂道",富有富的"欲求不滿",
貧富之間,並非連結犯罪的因子,
真正主導個人行為的,是在成長環境當中,是否存有著希望與期待。
有,則世界總有讓自己努力的目標,不致於在有所迷惘;
無,則在萬念俱灰之際,對世界早已沒有眷戀,反社會傾向也就自然出現。
真要與前述的社會特徵有所牽扯,或只能說:
在經濟相對富裕、家庭相對幸福的條件中,
我們較容易看見希望,繼而就不會陷入到反社會的情緒之中。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故事敘述兩個被外星人光束影響、進而成為超能力者的人,
因著家庭環境的差異,產生出截然不同的作為。
60歲的上班族犬屋敷壹郎,生性怯懦,儘管家庭看似美滿,
但卻被家人無視,讓他在家中毫無地位可言。
然而,作為父親的慈愛,總是從他的身上看見,
於是在他得到超能力後,選擇開始救人,以救世主的型態出現。
相反的,另一名獲得超能力的少年獅子神皓,
在父母離異的成長背景下,對幸福家庭抱有著妒忌般的恨意,
一時情緒鬱悶之下,殺害了無辜的一家人,
後又因著母親的自殺、女友遭射殺的刺激,
讓他對世界產生絕望,萬念俱灰之際,
開始選擇向全日本民眾宣戰,展開一場驚天動地的大屠殺。
兩位宛若鋼鐵人般的超級英雄,
秉負著同一種能力,正邪兩極端的對決從此展開...
結局,想當然爾,邪不勝正,但對於神皓的際遇,
卻還是不免讓人備感憐惜...畢竟他曾是如此孝順、重義氣的孩子。
電影頗有諷刺當代酸民文化的意味。
神皓的母親,禁不起廣大酸民的譏諷,選擇了自我了斷,
固然神皓逕自殘殺無辜是無可饒恕的過錯,
但其母親何辜,一個人頂起照顧全家的重擔,儼然是慈母的典範,
酸民們卻仍舊不分青紅皂白,將神皓的罪責,連坐的歸咎至母親身上,
遂行著自以為正義的鍵盤審判,殊不知反濫殺無辜。
類似諸此酸言酸語的行徑,法律上莫可奈何,
頂多僅能說是犯著道德上的瑕疵,不免讓人恨得牙癢癢的。
電影中特別安排了隔空殺人的能力,讓神皓得以透過螢幕大殺四方,
將酸民們一網打盡的情節,說實在的,自己是感到相當痛快的。
藉由本片的演繹,再次述說著家庭連結作為一種希望的重要性。
比較犬屋敷與神皓,驅使兩人產生能力使用歧異的,
在於彼此家庭力量維繫之有無。
犬屋敷儘管在家中不受重視,甚至可以說被家人一一鄙視,
但家永遠有一種難以言語的魔力,
足以讓人們在遭遇挫折、乃至於意氣風發之際,
都會首先想及家人的利益與安危,
致使作為的選擇上,始終秉持著正道行事。
誠然,箇中的影響是無形的,
但確實是社會得以維繫常軌的守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