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谷美紀が性同一性障害を演じる。東野圭吾『片想い』初映像化!--YouTube

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劇作,再次被改編為日劇,惟較為特別的是:

本劇所改編的著作,並非其近期發行的作品,而是早在2001年就已經問世的"片想い"(單戀)。

拿年代這麼久遠的故事作為素材,按我個人的解讀,或許與故事當中所涉及的論述議題有關:

故事儘管以一樁凶殺案作為主軸,但當中諸位主角之間,

卻存有著女女戀,乃至於自我性別認知間的糾葛。

類似同性情愛的議題,也許在當年創作的社會氛圍中,無法獲得普遍的認同與青睞,

但時移至今,當性別問題不再是禁忌,當性別樣態的多元化逐漸獲得肯認,

自然的該作品再次浮上檯面,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本片的人物關係圍繞在一群大學同窗之間,

主角美月擁有著女兒身,但從小便認知自己是個男人,

儘管曾經結婚生子,但終究選擇在離婚之後,以男性的身分處世;

在錯手殺害糾纏現任女友的被害者後,美月找上了昔日的同窗西脅幫忙藏匿。

美月與西脅之間頗有淵源,當年在大學時代,曾經有過一夜情緣,

但事實上美月所真正喜歡的,卻是理沙子,也就是西脅的現任妻子,

彼此之間衍生出一段同性與異性交錯的難解情債。

隨著故事的演進,當凶殺案的蛛絲馬跡一步步被理清之際,

人物之間過往深層的心理掙扎與感受,也同步的重新被檢視,

究竟美月是真心以男性的身分愛著理沙子?

抑或是在無緣同西脅在一起之後,才鐵了心轉性?

這或許正是本片的觀影重點所在囉!

 

乍看本片的人物設定之初,讓我想到的,其實是電影"心動":

劇中莫文蔚深愛著梁詠琪,但眼見著愛人即將投入他人(金城武)的懷抱,

不惜悖離著自己的性別認同,選擇以嫁給金城武的方式,

來破壞愛人的幸福,藉以讓心中真正的愛,能夠持續的有著寡佔的自我慰藉。

以本片來說,美月會主動與西脅發生肉體關係,

同樣可能是基於想搶奪理沙子所深愛的對象,據此讓理沙子能夠留在自己的身邊。

然而,在觀賞兩集之後,顯然的,在戲路的設定上,或許是有些不同的:

當理沙子擔心著警方找上門,甚或街坊鄰居會洩漏美月行蹤之際,

建議美月不妨重新以女性的身分作為掩飾,以躲避偵查的追緝。

但美月聽畢後,當下悍然拒絕,

她自覺他就是個男人,豈有為了任何事情而妥協的理由呢?

顯然,對美月而言,性別認同並不是一種工具化的投機選擇,

而是打從天生就註定好的價值觀,那是不容剝奪的基本權利。

(倘若從這個觀點析之,美月主動央求西脅發生關係,其實並非一種勾引行徑,

 而只是希望讓自己從小所認知的性向,更加的篤定罷了!)

 

一直覺得同性的議題存在著時代性,

在過往的年代中,或許多少存在著威權政治的遺毒,強調的都是社會的集體利益,

是故凡是與社會主流意見相互悖離的,都會被視之為異端,而需要予以矯治導正。

然而,在多元價值並陳的當下,一種去主流化的浪潮儼然形成,

大眾不再視集體價值為唯一,反倒是從個人的角度出發,期欲尊重個體各自的成長歷程。

同性議題,毫無疑問正是如此社會變遷過程中的經典案例:

過去的教育當中,同性戀被視之為是種同儕社交稀缺的後遺症,

因此教材中乃以"治療","矯正"等字樣,羅列著如何擺脫同性戀取向的困擾。

如今,同志顯然不再是個禁忌,也逐漸被認知為是種既有的基本人權,

既是"人權",就該存有著不可妥協的特質,而非得以隨著時宜而更易的變因,

或許是真理,但卻也是族群外的他者,所最難以理解的心態。

一如理沙子出於好意,希望美月短暫回復女兒身,躲避警方追緝;

雖說實屬權宜之計,但聽在美月的耳裡,這無疑是對自己性別認知的一種否定:

男人就是男人,哪裡還有因著情勢險峻,而短暫變更性別的理由呢?

這與當下政府在進行同性婚姻修法之際,

擺盪在修民法或特別法之間的界定,可說是同樣的矛盾吧!

 

(竭誠邀請您加入我的粉絲頁,一起聊聊屬於戲劇的二三事,謝謝!)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如石硯 的頭像
    心如石硯

    [心如石硯]yen&chi的攜手足跡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