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有個相當有趣的設定,有點類似"歷史上今日"的回顧功能,

將個人過去在今天所po出的貼文,再次呈現在自己面前,用以作為分享素材。

對於純粹將臉書作為聊天打屁的朋友而言,這項設定沒甚麼大不了,

頂多就是再一次分享往昔貼文,讓友人們重新回顧那些曾逝去的青春歲月;

然而,倘若是將臉書作為私密札記般的心情寫作,則類似的貼文,所勾起的,

極可能是當日當時的喜怒哀樂,無疑將使自己再一次回到霎時的情境,

反覆感受著那些或許不願再憶及的悲歡歲月。

 

經由相關新聞的披露,不少使用者早已忘卻這些陳年的貼文,

然透過臉書強大的回顧功能,讓個人必須被強迫的重新回顧諸如:

與前任情人的甜蜜記憶、親人逝去的哀痛、以及那些人生從來不願再想起的關鍵時刻。

種種對於臉書此舉的強大怨念,讓我們很清楚的覺察著:

"其實人生最難以面對、也最不願意去省視的,原來就是自己走過的足跡。"

 

相仿的困境,對一名作家而言,最難以駕馭的故事,無疑便是自己一路走來的人生。

您或會發現:絕大多數的傳記文學、回憶錄等創作,多半是由他人代撰,

個人操刀撰寫自己傳記者,可說是少之又少。

箇中原因顯而易見,畢竟深藏於自我底心下、不足以為他人道的秘密,總是接二連三;

是擔心東窗事發也好、不願再次回顧也罷,

當這些秘密從故事中刻意的"被消失",原先高潮迭起的生涯,

驟時也就顯得片斷式般的無謂,餘下的...僅剩流水帳般的記事,

試問如此平庸之作,又何以能構成為暢銷著作呢?

換言之,我們經常會以假名或隱喻的手法,帶出某人的真實經歷,

讓故事得以忠實完整的呈現,同時又不致於讓各該人物猶有對號入座的疑慮,

相信這或許是一本成功的傳記文學,所秉賦的特質吧!

 

職是之故,從本文前述的角度析之,電影的情節究竟如何解讀?

在我看來,當暢銷作家岱芬陷入到文思枯竭之際,在構思下一部大作的當下,

想到了自己高潮迭起的人生,得以用作故事發想的素材;

然而,種種歷程中的黑暗面,深藏底心已久,使其不願重新回顧既往,

因此在不經意的心理狀態中,

讓曾經分裂、及自我黑暗面大成的第二人格(也就是伊娃葛林飾演的艾娃)再次復活,

透過旁觀者的角度,試圖以客觀地窺視他人的生平,寫出自己從來不敢觸及的素材,

最終成功的走出創作低潮、憑藉揭露自己生涯再創巔峰。

 

我想,每個作家背後,都有著讓人難以參透的苦痛掙扎,

又多少作家在創作的過程中,陷入到了人格分裂、精神耗弱的境地。

若要為其悲慘的境遇,做出符合科學的合理解釋,

則諸如本文的解讀、希冀從第三人稱的角度,來審視自我曾經走過的足跡,

據此不得不產生人格解離等舉措,或也就言之成理了吧!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