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立法院工作,恰好滿一個月,對於扮演一名"法案助理"的角色定位,也逐漸開始嫻熟;
透過本篇文章的分享,希冀提供給有志到立院求職的朋友,一個工作經驗上的參考。
先前一直以為擔任部會機要秘書,已經是個高度工作密度的職務了,
沒想到來到立院之後,才會知道那只是小巫見大巫而已。
過去部會工作僅需將關注焦點集中在其專門事項的議題,
而立法院儘管委員各有所屬的委員會,但在法律提案乃跨領域的情況下,
幾乎所有大大小小、社會上正在熱議的焦點,也都必須略懂略懂。
基此,單單是讓自己變成"通才"的過程,就必須投入相當龐大的心力,
當然,每份工作都會有駕輕就熟的時候,在工作近一個月後,
逐漸摸熟了相關業務的步調後,也就開始進入較為舒適的感覺了!
我主要負責的工作可分為四項類別:
首先,是質詢稿的撰寫:
立院開議期間,每周1,3,4固定會有委員會,不論是處理法案或部會的業務報告,
基本上委員都會遇到需要答詢的機會,搭配上每個會期的全院總質詢,
需要撰寫質詢稿的次數,其實還挺頻繁的。
由於當周議程多數在上個周五前才會確定,因此產出質詢稿的時間相對相當窘迫,
往往1至2天、最多不會超過3天的時間中,就會需要將質詢內容彙整給委員,
所以,如何在短時間內,整理出兼具深度與話題性的稿子,就端賴個人的智慧了。
就我個人的作法而言,通常會先彙整大量的時事新聞報導,
從中發想質詢的素材,接續上網搜尋相關資料數據,
非不得已,若遇有需要向部會單位索取文件,才會發個便簽要資料。
(坦白說,自己覺得向部會要資料有些緩不濟急,
除了便簽公文可能需要層層簽核,才會將相應資料給予,時程上根本來不及;
而且按過去待在部會的經驗,當立委辦公室前來索取資料時,
在首長事先猜題的時候,都會先行彙整哪些資料提供出去,早就做好充分的準備,
自然當立委在詢答時,首長應對也就對答如流,沒啥爆點了!)
不過,當然囉!所屬立委是執政黨或在野黨,也有截然不同的撰寫方向差別:
執政黨委員多以做球給首長答題的方向,力求讓部會得以將政策順利的闡述清楚為主;
而反對黨自然就會刻意以較為尖銳對立的議題,才好展現出咄咄逼人的氣勢...
(說實在的,當反對黨委員的助理,相對會比較過癮,因為,批判永遠比護航來得容易許多。)
其次,是各項活動的籌畫與聯繫:
活動包括記者會、協調會、以及立委所希冀籌辦的各式親民活動。
記者會與協調會的模式大致相仿,在去電邀集相關與會人員之後,
記者會需要準備會前的新聞稿,提供給媒體記者做個撰文參考,
而協調會則需在會後整理會議紀錄,讓與會單位確認無誤後,發文以供存查。
相對上較為繁瑣的事項,則是在其他活動的籌畫上,
由於活動接洽的單位或個人,往往都是頗具有名望的人物,
這些大人物平時公務繁忙,經常會忘記回覆自己的訊息;
基於禮貌,自己也不好經常去叨擾對方,
想要有效率的確認活動行程,有時還真是比發想質詢稿要來得讓人疲憊,
畢竟那不是自己努力就可以達成的任務啊!
再次,是社群網站的經營:
儘管一直不覺得政治人物經營臉書,對選舉有甚麼實質的效益,
畢竟人們上FB,現在大概都只是看看辣妹照片、檢視友人的動態而已,
真的有人對熱衷於追蹤政治人物的訊息嗎?我個人是滿腹黑人問號啦...
不過,當然囉...倘若社群的經營,能夠讓政治人物起到穩定心情的作用,
那也未嘗不是個好事,總是有人按讚鼓勵,打從心裡就會覺得舒坦吧!
就政治人物的社群經營模式,多是由隨行助理拍下活動照片,
再由後端小編進行彙整與撰稿,對於擔任小編的自己而言,
最難的地方,在於有時候照片傳過來,根本不太清楚該項活動的內容為何,
但卻還是得彷若身歷其境一般的,擠出簡明扼要的文字。
真要說起來,沒有著一點點天馬行空般的想像力,還真是掰不出活靈活現的動態阿!
最後,是相關節慶貼圖的製作:
節慶貼圖?那是啥呢?簡單的說,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長輩圖"。
為了同鄉親們搏感情,每逢佳節傳張溫馨的問候圖片,也是不可或缺的業務。
簡單的說,問候圖的製作,需要一點創意的發想,
除了哪些插圖可用,哪些文字內容應景,坦白說都需要一點美術設計的概念。
不過呢,這部分對委員而言,算是加分的部分,
因此做得美醜不打緊,讓鄉親們能夠備感溫暖熱情,才是最重要的任務。
基本上算是工作閒暇時間的小小餘興吧!
以上,大致是自己工作的日常樣態,
若自問是否喜歡現在的上班模式,
對本就熱衷公共事務的我而言,漸漸有種樂在其中的感覺。
或許不時的感到有些疲憊,但試問哪個工作不是如此呢?
至於甚麼樣特質的人,適合擔任法案助理呢?
我個人覺得,基本上您必須具備酷愛寫作的特質,
並且在一定的時間壓力下、能夠有條不紊地將當前時事簡明彙整出來的能力,
如此一來,才能寓興趣於工作,順利勝任國會辦公室的各項業務。
一點小小的經驗分享,給有志於進軍立法院工作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