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說這又是一個"富家公子哥戀上貧窮鄉村女孩"的故事麼?
從劇情的格局上來看,確實如此:
英國首席裁縫師、所客製化的完美禮服,吸引著無數上流名媛趨之若鶩,
卻在偶然的機會中,遇見了自己夢想中的完美身段,繼而成為合作無間的創作拍檔。
過程中,彼此日久生情,向來不拘小節的鄉村女孩,
屢屢在行為上衝撞著裁縫師一板一眼的禮法規約,
自此讓裁縫師逐漸走向上流社會所構築的虛假社交舞台,重拾屬於自我的意識。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以上故事,聽起來很老梗吧!
但在評論本片落入坊間愛情小說俗套的同時,我們不妨更深入的去思考:
諸如電影、影集、小說等創作,欲獲得粉絲廣大的迴響,則誘發其同理心,應是箇中的關鍵。
換言之,多數作品在愛情戲碼的鋪陳上,紛紛以此為題進行發揮,
便代表該種愛情模式呈現著某種真實、抑或是個人心中的綺麗幻想,
總之會是人們心之所向的經典吧!
至於原因呢...我個人認為,
此與上流社會中,人們對於當下所扮演的社會角色,往往存有著既愛又恨的雙重情愫使然:
愛的,是規則化生活所帶來的社會優勢,讓他得以沿用相同一套模式,持續獲致個人的桂冠榮耀;
恨的,同樣也是規則化使然,讓自己生活呈現一成不變的僵固,生命宛若一灘死水,看不見絲毫的激情感動。
基於人們名利趨化的取向,面對著當前的優勢地位,終究總還是愛多過於恨;
除非,他們生命中出現衝擊其既有規約、促使自己願意踏出改變的那一步,才有可能的扭轉契機。
電影中,當主角發現生病得以暫時讓她擺脫首席服裝設計師的生活,反而有種解脫了的感覺;
是故,他不願意接受醫生的診治,避免虛假的病情曝光。
又在故事的最終,當他明知妻子烹煮的食物中摻入毒菇,
卻仍舊甘之如飴的一掃而光,因而成為無行為能力的重症病患;
當他輕輕的對妻子道出"我愛妳"之際,答案...再清晰不過了!
"高處不勝寒",比較起風光的擔任首席裁縫師、私底下卻焦躁難安的生活,
相信渾渾噩噩、孱弱傾圮的廢人模樣,也許更令其心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