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翼殺手2049】最新預告--YouTube
Blade Runner (1982) Official Trailer - Ridley Scott, Harrison Ford Movie--YouTube
由雷利史考特執導的經典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Blade Runner),即將重新以同名電影問世,
並且由受到廣大影迷愛戴的"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男主角雷恩·葛斯林擔綱演出,
同時找回了第一代的銀翼殺手"福伯"哈里遜福特串場,頗有著世代傳承的意味.
端看新版的電影預告,個人猜測,劇情將以類似續集的方式呈現,
而非以原先的腳本重新復刻翻拍而已,
因此更令人期待劇組們如何去詮釋1982年版結局之後的局勢發展.
雖說是經典,然自己先前未曾觀賞過該片,印象中只買了同名的電玩軟體而已.
為了更深刻的洞悉新版電影所擘劃的世界觀,特別找到了舊版電影,
觀影之後,不禁令人未當時撰寫劇本的人員感到折服.
該片不僅僅洞悉著整個科學發展進程的軸線,
同時當中所涉及的"人工智慧"與"複製人"兩大議題,
更是當代科技研發的進行式,抑或是處於正反激辯中的熱點.
後續不知有多少科幻電影,皆是循著該片所奠下的想像基礎所構思而來,
謂之為近代科幻電影的先河,堪稱實至名歸.
概略描述電影的故事:在未來的世界中,人類研發複製人用於各種工作場域中,
為了讓複製人能夠更加自主的勝任工作,因此在人工智慧上不斷精進,
然不論如何改良,終究無法擁有像人類一般的記憶.
基此,發明人將自己姪女的記憶,灌輸到複製人的腦海中,
使其多少懂得回溯思考,儘管記憶仍屬跳躍,無法同人類一般連續且清晰.
而問題,也就從此浮現...
當複製人因著想不起成長的歷程,而逐步懷疑自己是複製人之際,
往往開始會基於自我防衛,而心生反叛人類之心.
銀翼殺手的工作,即是在揪出這些開始擁有自我叛逆意識的複製人,
透過反射性問題的詢問,得當機立斷的斬立決,以除後患.
然當複製人幾乎與人類無差異的情況下,
真有那麼容易判斷的麼?會否有誤判的情事出現呢?
從故事的架構析之,最為相近的後進電影,應屬"絕地再生"(The Island),
皆是在複製人逐漸的發覺其係被創造出來的情境下,
希冀掙脫命運被安排的窠臼,而做出種種與人類抗衡的作為.
由此,其實不禁讓我有著根本性的疑問:
"究竟人類理想中的複製人,到底是甚麼樣態呢?"
從相關電影的描繪,約可歸納出某些特徵:
自我思考,自主行動,遵守指令...最根本的,就是不能違反奴役的本質.
正因著"奴役"的終極目標,即便當代已然擁有著完整的造人能力,
科學家們終究也只會使複製人在擁有一切人類特徵後,
還是得完全服從人類所給予的指令行事.
畢竟,複製人本身就是項商品,需要讓消費者擁有完全的主導權力才行,
一旦複製人開始懂得違反指令,不甚服從主人所給予的任務,
則該商品等同於瑕疵,自然就應該銷毀.
(若從這一點析之,概念上更像是電影"人造意識" (Ex Machina)中的意念:
人類同複製人最大的差異,就在於沒由來的"念頭之間".
複製人進行任何事物都是有程序性的,
而人類卻經常存有無意識的作為,彼此的差異,在此一端.)
立基在這樣的理由上,電影中複製人的創始者,
即使給予了複製人擁有常人的記憶,也不敢貿然的使其擁有連貫性的記憶,
僅僅以隨機片段的方式呈現,以免在回溯的過程中,迸發出不可預期的突變.
但科技的偶發性,真的是自滿的人類可以完全操縱於股掌間的麼?
顯然的,從原作的結局中,哈里遜福特拾起複製人所遺留下,
那個自己腦中也經常出現的獨角獸圖騰,無疑給了最佳當頭棒喝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