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老婆不在家 三立老董林崑海帶美女議員顏曉菁上摩鐵--YouTube
媒體的跟監偷拍文化,對於個人的隱私或許是種游走在法律邊緣的衝擊與侵犯,
但真要說起來,若非十幾年前某香港周刊帶入了這樣的狗仔文化,
閱聽大眾還真不知道,檯面上的政治人物或時代聞人,
在表面上端出一道道秀色可餐的牛肉時,
底下真正做了哪些或見不得光的勾當.
畢竟這幾年下來,摩鐵的功能不斷的擴充...
鬧肚子疼借廁所的...選民服務的...喬事情的...談合作案...咻一下滑進去的...應有盡有,
大家已然被訓練得心臟夠大顆,即便再有甚麼新的功能更新,相信也不會令人感到意外.
基此,媒體董事長帶著議員上摩鐵,幹些甚麼事也就不多加揣測了,
看了看他們事前品嚐了那麼多台南小吃,
也許只是到摩鐵使用健身器材消消脂也說不定...
個人真正比較關心的,是這樣政治與媒體之間的特殊關係,真的恰當嗎?
媒體在當代的影響力,相信已經不須多加贅述,
影響所及的駭人程度,幾乎可以在一天之內,不須存有太確切的證據,
便可以將某個名望在雲端的聞人,打成人人喊打的落水狗,
新聞案例之多,族繁不及備載.
試想:倘若媒體有著如此主宰性強的功能,
若媒體的立場出現偏頗,尤其在政治上導向了某一方,抑或是某個特定候選人,
則其結果是甚麼呢?
答案,就我的看法,即是天天都在進行準選舉備戰的舉措.
是故,假若法令規定選舉日前的某段時間才能開始競選,
則這般天天準洗腦式,潛意識植入的選舉伎倆,豈不是擺明了違規.
這就是掌握輿論公器最令人寒蟬畏懼的主因.
易言之,如果媒體的偏頗,足以倒置民主政治競爭的不公正,
則諸此政治與媒體之間的界限,自當應該更加涇渭分明才是.
從過去要求國民黨的黨政軍退出媒體,繼而阻止旺旺併中時的反媒體壟斷運動,
為了...不就是還給我們更加清明的政治環境麼?
但我所不解的是:
在三立結合年代,擴展媒體版圖的事件,
在海派勢力大剌剌的入主民進黨中常會,
在本次議員與媒體關係匪淺的新聞中,
居然沒人起而檢討當下政媒兩棲的現象,
以及媒體深入政治,成為主宰政權核心的危機.
當年的那一波波炙熱的學運世代們,都跑哪去了呢?
或許他們也正享受著如此政媒兩棲的果實吧!
已然忘卻了最初的改革初衷...
如今,多的是當時的俊男美女,
紛紛在媒體平台中主持節目,以建立個人的知名度,
繼而憑藉著強大的廣宣感染力,凝聚自己競選民代的形象.
可以預見的,這些人在下次地方或國會大選中,都將成為新的要角.
在嚐到了魔戒的甜蜜滋味後,誰還管你政媒需要一刀切的問題啊...
看來,政治改革果然還是得前仆後繼,
畢竟志氣與熱血多少還是會屈從於現勢,
滾石方能不生苔,然可悲的是,下一波奮青何時覺醒,沒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