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古都"改編自曾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於1962年發表的一部中篇小說,書名"古都"指的是日本舊都城--京都.

截因如此,片中場景幾乎皆在京都拍攝,

當中所呈現的,諸如嵐山渡月橋,西陣織會館,竹林步道等京都著名景點,

按其四季風情,一一完成躍上大螢幕,

相信曾經到訪過京都的朋友們,會有著回味無窮的視覺饗宴.

單單美不勝收的景象陪襯,便已然值回票價了吧!

 

電影以日本和服產業的沒落作為引子,據此點出傳統文化所面臨的時代衝擊:

當種種更為迅速,便捷的生產模式出現,

最初種種手工製作的工匠技藝,該何去何從呢?

是索性順應著潮流的轉變,成為介紹經典工法的觀光據點呢?

還是在不敷製造成本與不再獲得主流青睞的情況下,乾脆結束營業就算了呢?

雖未曾看過原著,然倘若川端康成先生早在1962年,便能夠預見如此的文化衝擊,

得以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肯定,亦屬實至名歸了.

 

面對著前述所提及的問題,解答該甚麼?

個人認為,樂觀的產業轉型論,以及悲觀的夕陽產業論,

基本上都犯了對文化保存的謬誤,

皆是從市場的角度去思索文化何去何從的問題.

文化的薪傳遞延,那是一種自我證成的優化理路,

一種自我昇華的進化過程,本質上該無涉於市場因素的優劣篩選.

換言之,文化不該是要不要續存的問題,而該是在應然的態度下,

去進一步研擬文化如何在適應當代環境中持續初衷的永續之道.

文化本身的精粹必須是本體,

而因應時代變遷的模式,僅僅只是促其續存的配套客體,

主客之間的角色,沒有混淆的裁量空間,

否則,保留下來的文化,根本早已失去其本真的價值.

一如這樣的主客體論辯,事實上電影本身多少點出了類似的精神:

如和服店的男主人,其並非未見過市面的鄉巴佬,

相反的,其曾經在海外一流的服裝設計學院,獲得西方最先進的設計理論,

但他仍然汲汲營營的希冀能夠求得日本和服技藝的真傳;

又如在巴黎求學的二代子弟,擁有著一流的繪圖工法,

但在創作的思路上,卻呈現出真空的狀態,

最終還是在經典和服的紋路上,獲得了作品上的最佳靈感.

這些都足以證明著,行於外的技法都只是藝術作品中,枝微末節的配套,

如何讓屬於自我文化的精髓,透過這些當代的溝通言語來陪襯呈現,

才是一禎文化圖像的理想境界.

(不過,電影中在表現書法與扇子舞的橋段上,

 仍舊以觀光客的掌聲作為一種對文化的肯認,多少還是有那麼點落漆,

 畢竟,文化的優劣,從來都不該是在掌聲響起中被決定的吧!)

 

最後,說個題外話,對於台灣在文化保留面向,

我個人感覺到最詬病之處,其實是陷入一種"居高臨下"式的鄙視心態危機.

名詞用得饒口,但簡單的舉個例子,相信大家便會很有感:

近年來,在報章雜誌上經常可以見到如下的報導,

說著某某年收百萬的科技新貴,毅然決定放棄高薪工作,

投身到了某某文化工藝的領域中,據此來褒揚其人對於文化保存上的努力.

類似的"賞臉"心態,本質上便已經註定了"文化"淪為附庸的位階,

又其所衍生出來的所謂"文創",也不過就是祭著文化的廣宣大旗,

期欲再創造自己原本工作的百萬高薪產業罷了,

壓根與文化保存一事,沾不上一點邊.

始終還是老話一句,當文化薪傳遁入了市場邏輯後,

經典文化的世代相傳,將淪為一種無妄的奢談...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