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02中天新聞 看圖測齡!林志玲26歲 柯文哲78歲--YouTube
相信大家的臉書動態頁,應該都會有不定時被一窩蜂相同資訊洗板的經驗吧:
前有剩聞的聞腋自拍,後有阿帕契姊的金雞獨立,最近,則出現一窩蜂"測試年紀"的自拍照上傳.
原來一切都來自於微軟公司所開發的"How-Old.net"程式,
只要透過自拍,抑或是將既有照片上傳,就能夠讓電腦來判讀您的年紀.
初步看來,或許應驗了東方女性都有著稚齡面容的說法,
幾乎所有臉書上的女性朋友們,都出現判讀比實際年齡青春許多的結果,
不禁讓最在意年齡的女性們,心下不免暗自竊喜,慶幸自己的駐顏有術.
然而,當這股測齡風潮逐漸蔓延開來,不少kuso的現象也紛紛出籠,
有人將各種神像照片上傳,程式照樣給出答案,
甚至於上傳一些陰森森的照片讓電腦判讀,
結果依舊能夠圈出幾個人頭,多少不免讓人直發毛.
在這些kuso的背後,不免讓人窺見一個端倪:
"這套程式本身的測齡功能,根本就存在著很大的漏洞..."
又或不免讓人質疑:微軟研發這軟體,真的僅僅是用來測齡,博君一笑的嗎?
果不其然,在今日的新聞報導中,
有外國網友耐心的看完該套軟體的相關使用規範,
其中發現微軟保留了可儲存,下載該照片的權限,
經披露之後,儘管微軟再三強調照片在當下即刪除,
但依舊還是不免讓人擔心:照片是否因此而移作其他用途.
就開發此套軟體的工程式表示:
該軟體是微軟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應用的一環,
言下之意,藉由彙集大量人像的目的,似乎意在建構一項大數據資料庫,
可能未來會應用在人臉判讀等相關科技應用也說不定,
但重點就在於:這或真的不只是表面上的測齡娛樂那麼簡單.
當然,反正大家都是nobody,照片被移作他用,好像也沒甚麼大不了,
但這卻在在的顯示出:
科技發展與保護隱私之間的爭議,
始終都處在一個拉鋸的狀態,無法有個最適的結果.
其實,類似的隱私權爭議很多,
相較之下,"How-Old.net"軟體應用,根本不算甚麼.
就我個人的使用經驗來看,
"google搜尋下的定向式廣告機制"(Google AdWords),
那才真的是十足侵犯用戶使用網路習慣的隱私呢...
前陣子在修改一篇論文的時候,
上網查了幾本參考書目的寫法,有些書還挺舊的,
但神奇的是,就當我查完書目之後,
在瀏覽一些網頁的時候,旁邊所出現的google廣告欄,
當中居然就出現我查詢過書目的新書與二手書籍資訊,
速度之快,幾乎可以說是同步更新了我的搜尋軌跡.
這樣的廣告訊息,對於消費者而言,可說是致命般的有效,
畢竟當您在查找某個關鍵字的時候,就代表著您可能會想要購買該產品,
於是當一旁廣告出現產品資訊時,想不去點擊都很難阿...
而這樣的"神運用",本身卻是立基在記錄了用戶使用習慣的侵犯隱私權爭議上,
儘管或在使用之前,個人早已等同放棄了相關的權益,
但在"不給同意不能用"的情況下,權力的不對等,終究還是一種不盡公平的讓渡.
顯然的,科技越發達,隱私權的保護也越趨薄弱,
在當代網路世代下,我想,若想要完全的保護自我的隱私權,
大概得要放棄搜尋引擎,取消臉書,Line帳號,關掉手機定位...
但那豈不等同於將自己從網路世界中給關起來?
又在與世隔離的人生中,保護了隱私權,好像也沒太大意義了麼?真矛盾...
PS:強烈建議痞客邦的MIB廣告,應該要向google的廣告機制看齊,
讓每個進到部落格的用戶,都能夠秀出專屬於用戶真正所需的廣告,
那才真有點擊的可能與效果阿?
否則,每次都是一樣的廣告訊息掛在那裡,不但醜死了,而且誰要點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