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新聞HD]慈濟「三朵花」揭密 捐百萬+志工培訓--YouTube
台灣的公民意識,自洪仲丘事件之後,可說是一夕轉大人,
幾乎每隔一段時日,就能夠見到類似公共議題聚焦的趨勢.
這種鋪天蓋地,從政論到網路般襲來的批判聲浪,每每都非得當事人出面認錯道歉方得以終止,
如此"準追殺式"的法外正義,到底是不是我們所追求的良序社會,相信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近來,因著內湖保護區的開發案,這股浪潮把焦點聚焦至慈濟功德會身上,
痛批慈濟各種行徑儼然無良財團一般,一時間,
慈濟從萬人景仰的活菩薩機構,轉變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沒準的,在宅神朱學恆2015年終票選十大惡人的名單上,慈濟或許就會榜上有名.
兩相對照,一個享譽國際慈善盛名的團體,在台灣居然瞬間黑掉,讓人頗為詫異.
先舉一個Michael Sandel在"正義:一場思辯之旅"一書中所曾提過關於貧富差距的一個例子:
"假設原初社會中有100人,每個人平均擁有100元的財富,今天裡頭有個人歌聲特別優美,
於是舉辦了一場音樂會,向想聽的人收取30元的入場費,其中,30個人選擇進場聆聽,付了30元.
讓我們檢視演唱會後的個人財富:
歌星 100+30X30=1000
有聽音樂會的人 70
沒聽音樂會的人 100
與原先大家平等相比,歌星與沒聽音樂會的人,財富足足差了10倍之多,
但試問沒聽音樂會的,有權利來要求要弭平這樣的貧富差距麼?
當然,政治思想的流派很多,答案自然也不是絕對,但在該書中,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那些沒聽的人,音樂會的事件根本與之無關,
他們沒付出任何財富,又怎能因為音樂會後有人暴富,就據此要求分配呢?"
藉此引申至本次的事件中,顯然的,會批判慈濟是斂財,是財團的人,
絕對是不認同他們理念的,既不認同,自然也就不會去作捐獻的動作.
換言之,慈濟今天變成一個富可敵國的組織,與他們根本一點關係都沒有,
據此去批判他們的斂財捐獻手法,
去批判他們把錢都拿去救助外國,事實上是沒有正當的,因為那些人壓根一毛錢都沒捐...
大家或可在內湖保護區開發案中,就環境保育,就法規適用,乃至於就其開發必要性去做論辯,
但倘若用類似於將之打成黑五類,以茲強化自己批判的正當性,顯然也只是流於鬥爭算計之流而已.
當然,大家所談到慈濟的募捐手法,或許大多都是真實的,不是抹黑:
以自家為例,媽媽的老師在慈濟做義工,每個月都會準時的來募捐1000元的樂捐費,
這大概就是大家口中,像是討債公司的要錢手法,
唯不同的是,討債帶給您的是恐懼,而樂捐當下則是出於歡喜和自願,
我想這個"but",就該是相同手段之下,天差地遠的截然不同之處吧!
又或說到慈濟像"直銷",基本上這個我也相信,大概就是募到多少金額,抑或是捐獻多少,
就能夠穿上那件象徵榮譽與極樂的"藍白聖袍",好似直上了藍鑽階級一般的讓人欣羨.
正是立基在這樣的"羨慕",一如直銷一般,讓義工拼了命的去找人募捐,又或自己來捐.
許多人批判這是沽名釣譽之舉,就像上回頂新假油案,證嚴上人未能公開批評魏應充,
就被認為是吃人嘴軟,拿錢辦事...但仔細想想:
這些大家心中所極其不屑的財團們,願意拿著大把鈔票,去買大家口中的"沽名釣譽",
讓他們花錢買假貨,買個虛無,嚐嚐被欺騙的痛苦,不也是功德一件麼?
倘若慈濟又因此將這些款項,拿去救助世人,
這廣義來說,不也是衡平貧富差距的一種手段麼?
慈濟用幾件破衣裳,就幫我們騙到那些虧心事做多了的大資本家們,
騙騙他們掏銀子就可以上天堂,結果到了地獄,才發現慈濟開的是芭樂票,豈不快哉?
是故,很多事情推論到最後,您或會發現自己的立論是前後矛盾的,
而總以為彼此是對立的一方,也許才是您最堅實的盟友也說不定呢...
基本上,我個人是無神論者,
每每看著宗教各式各樣的裝神弄鬼,心靈操弄,總會覺得噁心至極,
但我不信,卻有人信,
而民主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與信仰,
慈濟,從一間樸實的精舍,到如今被大家批評的家大業大,絕非偶然,
靠得是多少信徒們的貢獻與努力,以及一個讓大家願意去信服的理念.
縱使批評者認為那些上人們都是演出來的,
那您也得演得夠像,演得出神入化才行,那都不是你我所能夠企及的.
畢竟,這世上沒有那麼多笨蛋,慈濟擁有著那麼多的信眾,
其中必然有其值得讓人稱許的元素存在,
一昧的透過我執的念頭,將對方打成"妖尼姑"的形象,
某種程度也不過就是陷入另一種無可救藥的意識型態信仰罷了.
如果可以,我會希望台灣可以像過去許多帝王的滅佛行動一般,
將所有宗教徹底一併剷除,如此也就不會有任何宗教斂財的爭議產生.
但如果不行,如果一定要批判宗教的種種世俗化行徑,
我或也可以很肯定的說,這對象實不該是慈濟功德會,
畢竟台灣有多少廟宇,廟產被挪做己用,被當作是從政的工具,
事例之明確,也就不明白的點出來了.
慈濟或許"為善期欲人知,言必稱慈濟"的態度讓人厭惡,
但至少其在國際人道救援的表現上,是無庸置疑的.
公民意識的崛起,讓人欣喜若狂,畢竟這是監督社會發展的一道堅實後盾,
但批判浪潮絕不可流於盲勇,流於你死我亡的鬥爭心態,而該本於事實的論辯.
今天慈濟所讓人詬病的,是內湖保護區的開發案,
那就該從這個議題的各個方方面面,就其中的利弊得失,作正反之間的辯駁,
而不是搞一些似是而非的旁支末節,以搞臭當事人為目的,相信這絕非公民社會之福.
曾經有聽過一句話:"沒到過台灣,不知道文革還在搞?"
看看今時今日的台灣,不知大家怎麼解讀呢?
延伸閱讀:
傳慈濟證嚴法師關切味全引發的油品食安風暴 -- 個人對於宗教捐獻的疑義
母沉迷"日月明功"靈修涉嫌虐死兒子 -- 信仰,貴在誘發自我,而不是被動制約
日月明功教主陳巧明依傷害致死罪嫌首列被告--該好好主動整頓一下各式宗教信仰的歪風了
[心硯影評]第七度感應(Red Lights)( 陸譯: 红灯)--超能力,源自於人性脆弱面的操弄
算命師,通靈師,江湖術士再騙嘛!!--踢爆寵物通靈師斂財--論算命與宗教間的差異
[分享文][日劇]神探伽利略 第二季 (破案天才伽利略, ガリレオ) --- 探討玄學的經典之作
釋昭慧法師捍衛慈濟證嚴上人的"普天三無"精神指標--原來甚麼都是假的,品牌形象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