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鯨魚老爸.JPG

身為父親,沒由來的在女兒出世後宣布出櫃,

從而拋下妻女、選擇與情夫雙宿雙飛。

無奈,情夫頂不住世俗或道德譴責的壓力,最終自我了卻生命,

從而讓愛人不再相信「耶穌替你死」這種鬼話,離群索居的將自己封閉起來,

並用暴飲暴食做為手段,企盼早日蒙主寵召,結束這自認為悲慘、糟透了的人生。

 

這樣的主角人設,坐實像是當代所認知的「渣男」,

值得一片賺人熱淚的佳評如潮麼?

旦看各自飆淚的點,主要或可分為以下數端:

 

(一)真愛無敵:

都成家立業了,才發覺自己原來愛的是同性,

為求不違本心,索性來個婚內出軌,任性的追逐自己所認定的真愛,

罔顧世俗眼光,符合著當代性別平權的政治正確。

然而,這問題根本不在於彰顯同性戀價值,

撇開同性的框架,縱使在異性戀的世界中,

如此漠視情感責任的行徑,合理嗎?

或說愛情是盲目的,但經過婚姻的締約、互許終身後,愛情就不再純粹,

它儼然多了一份該肩負的天職,

對配偶負責,對孩子負責,乃至於對整個家庭經營負責……

這些責任或許沉重,屢屢令人想逃,但這著實是婚姻之所以神聖之處。

全然漠視婚姻當中的責任成分,依然故我的率性而為,

這就是「渣」,沒有其他評論了。

 

真愛不可無限上綱,愛情有其先後順序,

或可從中選擇下車,但「吃碗內看碗外」的行徑,實在難有被寬恕的餘地。

所謂的「真愛無敵」,根本就是最冠冕堂皇的藉口,

難道,您與配偶結婚的時候,不覺得對方是真愛麼?

若答案是肯定的,代表自己是勉為其難的在一起,

只要在未來遇現真愛,就會立馬跳船,這豈非更加不負責任?

 

(二)父女情深:

正當眾人不解,為何罹患嚴重心血管疾病的主角,

明明有錢、卻選擇不就醫的自我放棄?

答案,原來是為了讓女兒容有更豐厚的教育基金。

這本該是父女相擁而泣、賺人熱淚的大團圓戲碼,

就我看來,卻只是主角自我救贖、一廂情願的工具性思維,

目的,不過就是想稍稍撫平個人心中揮之不去的愧疚與罪惡感。

 

情感的事,很多時候總得設身處地才能有感,

試想,倘若你老爸養小三,在成長過程中不曾參與,而後基於愧疚感使然,

選擇拮据度日、將金錢剩下來供應你的日常所需,您真會感動嗎?

不會的,畢竟現實就是,你可能因為拿了這筆錢,

日後還得面臨扶養那位彼此沒有感情的孱弱老爸,

根本自找罪受,哪來的父女情深。

要演戲,省省吧!

既然當初選擇了離開,就無須再企盼扮演慈父的角色,

畢竟人家早適應了沒有父親的日子,

徒然再掀波瀾,根本沒人有意願奉陪。

 

(三)面對自我:

破百公斤身驅的主角,唸起古今雋永的文學名著,

儼然形成強烈的對比,衝擊著每個人的想像與認知。

畢竟,在閱讀優美文字的當下,

腦海中所浮現的,該是文質彬彬的翩翩少年吧!

 

基此,主角起初沒有勇氣坦承這一切,

故以遠距教學不開視訊的方式,唸著一篇又一篇的詩詞,

讓學子們紛紛愛上網路彼端的文學教師。

然而,在歷經與女兒的衝突交流後,恍若茅塞頓開,

覺得一切的詞藻都是虛妄,都是詩人騷客用以欺騙世人的工具,

讓他毅然決然地打開視訊,

希冀讓大家看看鏡頭下、最真實無偽的自己。

 

但沒有意外的,當視訊開啟的那一刻,眾人的驚嚇表情就不曾停歇,

真正聽到其真實告白的幾希,

反倒是看見競相拿起手機拍照、頗有打算將其長相作為網路迷因發送的居多,

沒準的,搞不好下一刻,就紛紛退選了。

誠然,主角當然有權利去發現自我、體悟真實,

但希冀藉此來教導孩子們勇於面對的態度,那未免就有些好傻好天真。

畢竟,「以貌取人」就是天性,

一如網路交友般,你真的可以接受一位起初營造著文青美男子假象、

後來見面才發覺對方是體重破百公斤的網友麼?

外表或體重或許沒有原罪,

但貨不對版、沒有在第一時間吐實,說甚麼都不應該。

 

以上三種情境,可謂貫串著本片飆淚的橋段,

經過本文的解析,您還覺得感人嗎?

 

沒有人該為他者的自我救贖飆淚,

也沒有人需要作為他者洗淨罪惡的棋子,

不負責任、讓家人黯然神傷的父親,就該讓他抑鬱而終。

想要在任性而為的人生終點,選擇回歸傳統道德倫理的約束,

希冀藉由體悟愧疚而達致進入天國的渠道,

天底下沒有那麼好的事,相信也不會有人願意奉陪。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如石硯 的頭像
    心如石硯

    [心如石硯]yen&chi的攜手足跡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