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續著世界末日後的人類境遇,
您能想像得到,當中最棘手的問題為何呢?
從迄今各種烏托邦式的末世論電影所演繹的,
各種資源的匱乏、基礎建設的傾圮、劫後餘生的環境...
似乎所著重的,皆是在突顯外部有形物質層面的喪失。
然而,物質的豐足與稀缺,建設的繁榮與簡陋,
影響所及,僅僅在於人類生活的舒適與否,
即便由奢入儉難,
但當環境逼使著自己不得不作出改變之際,
那或也不過是日常習性的更易而已。
不過,當人類累積數千年的文化,
倘若隨著世界末日的襲來而瓦解,
形之於內心、對於人性與人際關係審度價值體系的崩潰,
讓一己頓失按圖索驥般的索引資訊,
必須重新透過以身涉險的探索,
復行建構嶄新的人脈地圖,則過程中披荊斬棘的歷程,
顯然比起任何陌生地域的冒險,都要來得險峻。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乃標準烏托邦末世論的劇情架構,
拍攝風格完全遵循著後科技的原始質感,
敘述一對父女在太空中執行珍貴礦產的探勘任務,
父親卻因故遭到同在某星球尋找寶藏的獵人射殺身亡,
獵人Ezra也因為被女兒Cee射傷,亟需藥品救援,
兩人於是攜伴同行,尋找有無人煙蹤跡。
其後雖然遇到一個部落,原以為對方心存善意的伸出援手,
卻不料對方居然以藥品作為條件,
希望可以交換Cee作為族內專事生育的女人。
Cee自然不肯屈服,逃離部落之後,
兜兜轉轉的又被部落成員抓回。
這回Ezra選擇以礦產地點作為交換,
希望雙方可以共同開採並分享利潤,
首領答應其要求,卻在礦產浮現之際,
希望獨得寶藏而心生殺機。
最後,在部落所囚禁的一名看似窮凶極惡罪犯的幫助下,
Ezra與Cee終於得以倖存,
搭乘著部落的太空船,逃離是非之地。
坦白說,本片拍得有些悶,
典型以呈現著末世傾圮景象為目的,
而少有劇情上的高潮迭起。
相對顯得特別的,是裡頭針對人物關係刻劃的用心,
藉由幾個衝突角色的設計,期欲述說著:
在既有的人際關係軸線隨著末世而解構之後,
人倫關係不再
(如部落缺少個母親的角色,
就希冀找Cee這個具有女性特徵的人來替代。
顯然在末世當中,母親不再是特定人,而是女人即可。)
敵我意識不再
(顛覆著所謂"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必報的觀念,
電影中Ezra與Cee之間,係有著不共戴天的殺父仇恨,
卻在危難當頭的境遇下,彼此培養出堅實互信的夥伴關係。)
善惡價值不再
(貌似善良的部落首領,以及部落所囚禁的凶狠罪犯,
恰好正是衝擊既有善惡觀念的絕妙設計。
讓人想起電影"空中監獄"(Con Air)的戀童癖殺人魔,
事蹟何其駭人,但實際上卻如此良善。)
畢竟人心是浮動的,它並不像是地理上的礦產分布,
一旦確立了方位與數量,便可切實的被記載於藏寶圖內,
提供給後人按圖索驥的依據。
憑藉著人類數千年的經驗累積,
人際之間縱然再怎麼深不可測,
多少也理出一些可茲依循的互動規則,
形成個人用以作為行為規範的標準,
讓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行為是可以被預期的。
可惜,隨著人類相互為戰、資源的匱乏、以及環境的崩壞,
皆促使得原有的人際規則,在競爭加劇的情境下加速解構,
歷經地球末日達到頂峰之後,從而顯得蕩然無存。
霎時之間,個人在面對著人群之際,
將不再有著宛若藏寶圖般的索引資訊,顯得是徬徨無助,
只能藉由重新的探索,一點一滴的再重構此間的互動體系,
一如前往未知的陌生地域般,
時時刻刻都身處在危險的境遇之下,驚險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