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陣子沒發電影觀後心得文,近來忙著畢業趕論文,整個時間好似都不夠用了,
就算是閒暇時分看部電影,心下總有不少心得想抒發,也只能先默默記下,擇日再寫.
不過呢...這兩日接連觀看了日本推理小說家宮部美幸原著所改編的電影:
所羅門的偽證 前篇:事件 / 後篇:裁判 後,始終還是有不少感觸不得不發,
憋在心裡也不舒服,遂在觀影後直接來個心得分享要痛快些.
宮部美幸(宮部美雪)一直是我非常喜歡的推理作家,在自己的部落格中,
就曾撰寫過不少根據其小說改編的電影評論,諸如:
魔術的耳語 (魔術はささやく) 宮部美幸 (宮部みゆき)--心理戰,源自於有愧的人生
獵捕史奈克 (スナーク狩り)--宮部みゆき4周連續SP 第二夜--廢死聯盟的最佳說帖?
"Level 7"--宮部みゆき4周連續SP 第四夜--道德框架下的集體偽善
就個人的觀感而論,宮部美幸非常擅於運用相對錯置的道德正確角色,
來籲求社會大眾去反思與質疑曾經以為是真理的價值,
又或更多的,是希冀透過反諷的手法,來起到揭發個人底心偽善的陋象.
其中,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Level 7"一片:
劇中透過一劑讓失智老人快點上天堂的藥劑Level7作為核心,
作者安排研發醫師飽受著家屬和輿論的攻訐,將其視之為殺人兇手無誤,
不料醫師的一句話"我只是做了大家都想做而不敢做的事而已,何罪之有?"
卻反讓眾人啞口無言,畢竟,嘴上說著對老人的關心與孝順,
但實質上卻以冷漠相對來應對,其實不也就是讓他們等死而已麼?
這和加速他們死亡的Level7相比,本質上到底又有何不同呢?
類似對於道德的尖銳對比與命題,即是個人認為宮部美幸最令人激賞的一面.
至於本片"所羅門的偽證 前篇&後篇",
礙於個人時間貧乏因素,以及不希望多所爆雷,劇情的部分在此就不贅述了.
個人第一時間的觀後感,其實和前述的Level7頗為相似,
心下著實有那麼點"面對社會悲劇案件,你我都是幫凶..."的感概.
(恩...也許本片頗適合廢死聯盟們去宣揚他們"社會集體負責"立論的基調)
在電影中,影迷或許會認為死亡的柏木同學是個反社會人格的激進份子,
好似看甚麼事都不順眼,成為所有人心目中的麻煩人物;
然而,當我們去檢視他人眼中所謂的偏激行徑時,卻發現:
@他看透了班上老師來上課只是為了糊口飯,根本缺乏熱忱,
因而讓老師心生畏懼,畢竟心事被察覺總是不舒服,於是視他為眼中釘...
@他見到表面上看似正義感十足的同學,在目擊同學遭到霸凌的當下,
卻選擇明哲保身,不敢仗義執言,於是出面訓了對方一頓...
@面對著曾有悲慘身世的摯友,居然還能夠強顏歡笑的過日子,
讓他深感對方的自欺欺人,因此與他玩了場遊戲讓他看清自己...
柏木一切的乖誕行徑,相信即使是在你我的價值觀下,他同樣會被看作是個邊緣人,
然而,靜下心來想,他所秉持的,
其實不也只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坦然的面對真實而已麼?
可惜的是,這個社會已經太習慣於用許多謊言來自我安慰,
因循於自欺欺人來構築出一個相互取暖的偽善社會.
也正因著社會的集體偽善,反讓柏木直向面對本真的做法,
成為了眾人虛假下所不可說的禁忌,終究無法讓他見容於社會...
究竟我們想要的,是個甚麼樣的社會?
是勇於揭發一切醜陋,甚至有可能相互為戰的真實社會呢?
抑或是彼此存在著默契,相互用謊言來粉飾太平的虛假社會呢?
為真理而亡是英雄?
抑或懂得活在虛情假意中才是識時務呢?
端賴於個人到底願意活在甚麼樣的價值觀之下而已吧!沒有定論...
就好似電影中所說的:
"審判的目的,不在於找出真相,而是為了讓自己走出未來的希望."
正值青春期的主角們,無所失去,也就無所畏懼,
總以為只有勇於追求真理,才能無愧於心的坦然向前走.
然而,這股傻勁,隨著他們出了社會後,
在歷經集體偽善生活的洗禮後,往往便有了截然不同的體悟.
一如劇末那位女校長所說的:
"隨著年紀的增長,別的甚麼沒學到,倒是自欺欺人的本事是越來越厲害了."
當歲月在個人的身上留下足跡的同時,或多或少的,
也像層揮之不去的沙,將那曾經篤信真理的本心,也一併的給蒙塵了.
但究竟是我們寧願活在本心稀缺的世界中,
還是我們已然找不到拭去塵埃的途徑...說真的,我沒有答案...
PS:本系列作的導演為成島出,其執導的作品,尚有"第八日的蟬",
同樣是一部不可錯過的佳作,可參考一下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