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分歧者--YouTube
電影係改編自薇若妮卡·羅斯(Veronica Roth)4部曲暢銷小說的第一部同名作品<<分歧者>>,
本片在上映之後評價頗佳,咸被認為是得以接續著"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之後的小說系列作.
然而,自己在觀影過後,說實在的,並沒有太大的驚艷感,甚至覺得有那麼點乏味,
(個人並沒有是先看過該電影的小說,或許因此而忽略的許多情節也不一定...)
只能說電影真的是一個相當距有個別差異性的領域,
一部電影,百人觀賞,可能有百種以上的評價與觀後感.
對我而言,這部電影大概除了女星Maggie Q以外,應該沒其他任何吸引力了吧....
(可惜Maggie Q在劇中只是客串演出而已,沒能夠像電視劇"NIKITA"一般的大顯身手...)
故事設定在人類經歷過戰亂浩劫後的未來世界,當時為了避免再發生毀滅性的戰爭,
於是按照個人的天賦稟性,將人類分為五個派別:
博學派:具有聰穎資質,懂得不斷吸收新知,職司科學研究與創新
無畏派:無所畏懼的性格,崇尚勇敢,主掌捍衛國家與社會秩序的警察權
直言派:討厭虛偽謊言,首倡誠實的美德,成為國家最佳的司法裁判者
克己派:向以無私奉獻的心境處世,以此德行主宰著政府執政體系
友好派:天性爛漫,愛好和平與自然,是務農產糧的不二人選
五個派別即是按照自己所職司的領域,彼此在各自的平行線上生活,期許著不會再有相互為戰的情況.
然而,劇中的主角翠絲,她的稟賦卻不屬於上述五種派別中的任一種,
相反的,她兼有著跨派別的天賦,這被當時的社會稱為"分歧者",
因著擔心分歧者會破壞社會派別間的平衡,故一旦被發現,將難逃被殺害的命運.
在有心人士的提點下,翠絲隱藏了自己帶有分歧者的特徵,選擇加入了無畏派.
隨著在派別中學習技能的過程,翠絲不經意的發現到...一樁來自於智慧派的謀反陰謀正在策劃中,
而如何阻擋這項奪權篡位的陰謀,就是本部戲的重點所在.
按電影所設下的伏筆看來,這應該是個未完的故事,相信二部曲或許很快的就會推出了....
先聊聊對這部電影的感覺吧!!
在這部電影中,自己至少就看到了好幾部暢銷電影的影子,
也許是這些元素恰好是能夠打入主流觀影族群的市場,才讓類似的梗屢見不鮮.
就我的觀察,本片和下列的數片在風格上多所雷同:
"哈利波特"系列:
一樣的幾個族群可供主角選擇,一樣的天命之選...
(其實我並不怎麼喜歡"天命之選"設定的電影,就好像哈利波特一樣,
一出場大家就驚呼連連,好像沒有他地球就會毀滅似的,但綜觀整個系列作品,
好像哈利波特也沒有比其他同僚厲害多少...)
"暮光之城"系列:
同樣的俊男美女設定,男的都很酷,女的則一樣的傻大姊模樣...
感情戲部分,也和暮光系列幾乎相同,都不是那種激情四射的愛,
而是經由相互不斷的探索熟悉,從陌生而至熟稔的慢熱愛戀.
整部電影的拍攝風格,幾乎和"飢餓遊戲"一模一樣,
主角同樣都是足以威脅到既有統治體制的反動份子,
又如天賦選擇的直播過程,以及後續在無畏派的一系列訓練橋段,都是十分相似的,
就連相關電影海報方面,也和飢餓遊戲的"火紅學舌鳥"如出一轍(見上圖).
感覺上整體創意是少了一些,但能夠將這麼多的元素,融合在一部電影當中,
尤其是賣得還不錯,那也只能說是劇組們的本事了...
至於這部電影所帶給我的感想,並不在於劇情本身,
而是其中未來世界所設立的社會制度,深深的吸引著自己的好奇.
相信稍稍熟悉西洋哲學史的朋友們,一見到電影的這個體制設計,
直覺得可能都會聯想到古希臘哲人柏拉圖(Plato),
其在<<理想國>>(The Republic)一書中,曾提過這麼樣的一個理想社會體制:
人類的稟賦可分為理性,意志,以及慾望,按天賦的屬性分配,社會可分為三種階層:
統治階層:"理性"天賦較高的族群,主掌國家管理與行政事務
衛士階層:"意志"天賦較高的族群,職司執行捍衛國家安全的任務
經濟階層:"慾望"天賦較高的族群,負責農牧等勞力生產性質的事務
一旦各個階層都能夠按著稟賦,各司其職,則理想國度就可望實現...
與電影中的設定兩相對照,是不是十分的相似呢?
克己派映對著統治階層;無畏派相當於衛士階層;而友好派就是經濟階層...
但誠如柏拉圖的理想國被視作為一種烏托邦式的思想,理想國無法成立的原因,
其實在電影中已然明確的點出其癥結點:"不安其位"的僭越之心.
人類的多元特質,本來就不一而足,泰半都是兼有居多,只是各種特質在發揮程度上的差異而已,
一旦個人的某種稟賦發揮到了一個極致,難道不會有朝其他天賦發展的誘因存在麼?
當這樣的心態在平衡的個族群中產生之際,可以預期的,就會是戰爭即將再起的預兆了.
對此,其實我對於電影中的"分歧者"定義並不清楚,
感覺上像是不隸屬於任何派別的天賦屬性,因著對派別的平衡有害,所以必須遭到剷除,
但弔詭的是,倘若天賦都只是隨著派別而定,那又怎麼會出現博學派企圖殲滅克己派的陰謀呢?
如果陰謀者不是同時具備著兩種派別的天賦,又怎麼會作謀反篡位之想呢?
這種思維,難道不也是一種"分歧者"的舉措麼?
自己的確不是很明白整個角色的設定公式就是了...
基此,我反倒覺得比較合理的設定,
應該是"分歧者"並不屬於任何派別,但其卻可能同時擁有著五種派別的技能,
不過因著天賦當中帶有著"反骨"的因子,很容易會與各個派別成為敵對者,
因此可能會有著革命的疑慮,才需要在發現之後予以殲滅...
換言之,也就是一種為反對而反對的"反對派",可能在任何面向都會點燃熊熊革命之火,
倘若循此定義看來,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中,"分歧者"還真是不少阿,
或許也正因為有著許多心有戚戚焉的認同,才會讓這部電影大紅大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