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喜歡用"中毒"為名的不少,而且還都是以愛情類別的電影別居多,
先前在查詢李秉憲所主演的電影"中毒"時,意外發現近期也有部"人間中毒"的電影,
該電影更被譽為是韓版的"色戒",基於對"色戒"的喜愛,於是也選擇了此片觀賞.
電影描述一位在越戰中聲名大噪的上校金鎮平(宋承憲 飾),在自我戰功彪炳,
加上有著將軍岳父的後台,仕途頗被眾人看好,唯一的遺憾,大概就是與妻子尚無子嗣.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遇見了一位部下的妻子鍾佳欣(林智妍 飾),
那楚楚可憐的身影,讓金鎮平一眼難忘,故一再的找機會向其示好.
因著鍾佳欣與丈夫的感情並不融洽,在心靈空虛之餘,也不自覺的愛上了金鎮平,
兩人就這樣的從暗示,激情,一直到最後不惜賭上前途,也要公開的在一起.
當然,最終的結局,對於金鎮平與鍾佳欣而言,並不完美,
在鍾佳欣為了金鎮平的前途著想,而斷然婉拒金鎮平的愛情當下,
金鎮平悍然的舉槍朝向自己擊發,為彼此的緣份畫下了句點...
恩...看著金鎮平直嚷著:那種不能相見的感覺,很痛苦...的模樣,
不免都能令人感染到幾分懺情的滋味...
尤其是在結局中,當金鎮平最終戰死的那一刻,手中所緊握著的,
依舊是與鍾佳欣的一張泛黃合照,證明著直至生命的最終,他心中始終有她,
更是讓人有著無限的惋惜與感嘆...
直是想著如果當初兩人不是受制於那麼多外在因素的束縛,
也許就能夠有情人終成眷屬,但可惜阿...人生沒有如果...
用既已發生的結果,去反推過程選擇差異的猜想,那無異於都是自我安慰之詞...
小評一下這部電影,說實在的,這是自己非常喜歡的一部愛情片,
喜愛的主因,除了男女主角在情慾詮釋上頗為到位外,
箇中所欲傳達的愛情窘迫力,那種愛到發狂,愛到骨子裡的樣態,
才是自己認為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面向.
不得不小抱怨的,片商將這部電影比喻為韓版"色戒",讓我在劇情上陷入了一種刻版印象,
畢竟不論就其中所設定的人物角色,抑或是幾場激情戲的場景氛圍營造,
真的幾乎都和梁朝偉與湯唯主演的"色戒"如出一轍,
這不禁的將觀眾導入了"色戒"的戲路,總等待著在激情戲過後,鍾佳欣會露出女間諜的真面目,
但最終證實了並非如此,這純然的只是一部深刻描繪著那種"想愛而不能相愛"的情思.
當然囉!您若要說兩部戲之間有無共通點,其實還是存在的,那就是對於"情慾"的見解是雷同的:
在"色戒"當中,湯唯最初是個女間諜的角色,接近梁朝偉,與之上床套情報,本來就是計畫中的事,
但沒料到的是,在一次次的歡愉之後,她居然愛上了原初所欲剷除的目標,
最終被激情沖昏了頭,而錯失了暗殺梁朝偉的最佳時機,自己也因此壯烈犧牲.
相仿的,"人間中毒"的男女主角,或說因著空虛而對彼此頗有好感,但真正愛得難分難解,
也是在相互之間的肉體接觸過後,那種從未感受過的快樂,才是衍生出窒息式愛戀的主因.
顯然的,兩部戲都在在的呈現出"情慾"令人無從釋手的畫面,一如本片的片名一般,
根本上就是一種無可救藥的"中毒"狀態...沒救了...
然而,既然說是"中毒",既然用了這麼個負面的詞彙,
那基本上就代表著這樣的行為,或許在一般世俗的眼光中,是不被允許與祝福的...
誠然的,對金鎮平與鍾佳欣而言,這是一個讓人感到惋惜不已的淒美愛情故事,
但從他人的眼光看來,這不過就是一個薄情郎和小三偷情所應有的悲慘下場而已.
只可惜,電影是大眾藝術,在大眾偏好於"自由的愛"更甚於"倫常的愛"的情況下,
許多其他面向的人物描繪,其實是被刻意的忽略的,其中,金鎮平元配的角色就是一例.
金鎮平的夫人,身為將軍的女兒,原是嬌貴的千金之軀,但嫁給金鎮平之後,
金鎮平藉由其父親的關係,一路在仕途上平步青雲,不自覺的忽略了與自己的家庭生活,
讓彼此在心靈上漸行漸遠,加上沒有子嗣,感情可說是盪到谷底,
也因此才會讓金鎮平有了與鍾佳欣出軌的合理化藉口.
尤其令人不捨的,是元配在對外宣布腹中有了新生命的當下,
金鎮平居然毫不關心,甚至失態的強吻鍾佳欣,這讓元配情何以堪阿...試問元配何辜?
顯然的,導演刻意忽略了元配對於丈夫背叛的種種傷心情緒,
單單是為了突顯出男女主角間的狂愛慾火,
說實在的,對這段故事中的配角而言,是不甚公平的.
換言之,假若將元配的傷心也給完美的詮釋出來,
藉此再回頭看看我們原初以為的那段淒美故事,
是否依舊認為值得同情?抑或是可能瞬間轉為咒罵?
那就是值得影迷們再行細細品量的重點了.
經常有很多人喜歡把"真愛"掛在嘴邊,好像為了追求真愛之故,
諸如背叛,劈腿,拋家棄子的事都幹得出來,原因為他,
截因於他們總會認為順著自己的心去行事,才是一種勇敢追愛的表現,
聽起來還真是冠冕堂皇,但仔細一想,那不過就是為自己的自私找藉口而已.
只因為愛上了下一個人,就莫名其妙的將上一個也曾經被自己喚作"真愛"的人拋棄,
這若叫做"順心而為,勇敢追愛",那還真是天下第一大謊言阿...
就我個人的觀點而論,我認為"愛情"與"責任"之間是相互呼應的,
從來都不該存在著何者較為神聖的問題.
只可惜,大家總是喜歡聚焦在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
而往往對於恪守著責任與承諾的行為習慣性忽略,
才會造成一種"為愛放棄一切"是種神聖的假象,
無異於"一句謊話說了千遍,連自己都會認為是真"的催眠作用.
相較於那種稍有不順己意,就見異思遷的所謂追求真愛,
我更加欣羨的,會是容忍著彼此小缺點,攜手扶持一生的責任,
那是一種對人生的試煉,更是一種愛情的表現,誰能說這不是愛呢?
愛情,真的沒那麼偉大,人生,還有許多值得去實現的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