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影劇情簡介:尼莫諾巴帝(加爾德勒托飾)是個有老婆小孩的35歲男人,
有天當他在泳池醒來,時間轉眼變成西元2092年,而他也變成了120歲的老人了.
他回憶起自己的一生,想起妻子(黛安克魯格飾)及孩子們,還有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而尼莫的命運,決定在他8歲的時候:在火車月台上,他該跑去美國跟媽媽一起住,
還是留在英國與父親同住呢?尼莫不斷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
他愛對人嗎?做為父親稱職嗎?
人生由數不盡的組合選擇而成,如果時光可以重來,
要如何選擇一次又一次改變一生的決定呢?
(以上出自電影劇情介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實在的,剛看完這部片子之後,其實有點完全不知所云的感覺,
總覺得整體拍攝手法很緊湊,可是卻無法參透其中的論述主軸.
但是,一想到這部電影是"威尼斯影展金奧賽拉獎",以及"歐洲電影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又不禁覺得應該是自己的電影智商太低,無法體悟導演真正想要表達的意念.
(尤其是閱讀了幾篇影評之後,真的不得不驚呼...這些人都是神嗎???)
我一直都認為,電影開頭那個鴿子試驗,是貫穿整部電影的核心思想:
鴿子被關在一個密閉的箱子中,箱子有一個開關式的小孔,用來供給鴿子飼料;
科學家發現,倘若當鴿子揮動翅膀時,提供給牠飼料,則牠便會一直揮動翅膀,
為的是想要得到源源不絕的飼料.
個人認為:飼料就像是一種"誘因",是誘因驅使著牠繼續的如此作為.
相仿的,當我們人生的道路持續的進行當中,
我們同樣的是循著如此單純的"誘因"模式,去選擇我們人生該走的道路,
(譬如想當工程師,讀書時就必須選擇理工科系;
想著當少奮鬥30年,在擇偶時就會選擇追求個白富美的千金小姐....
諸如此類的,人生的選擇,都是按著自己心之所向的誘因前進)
至於該誘因選擇能否成真,就是人生各階段喜樂成敗的關鍵了.
以上,是當時間順著走時的情況....
假使有一天,當時間可以逆行,當您已經知道人生各項選擇的結果時,
倘若有機會讓自己重新倒帶,循著結果作為依據,
回到過去的某個階段,去改變若干結果會令自己後悔的選擇,
您是否會改變當初的選擇呢?
我想,這正是這部電影的命題之所在.
就電影對這個命題的解答,
某種程度上,與電影"回到未來第二集","蝴蝶效應"和"黑洞頻率"相仿,
認為當我們從結果反推,企圖要改變過去的某項決定時,
往往改變後的結果,卻無法與自己預期的相同,
這是因為時空從現在到未來的過程前進中,
單純的是透過個人的"誘因"選擇而定,是一個"線的結構";
相反的,當時間從未來想要回到現在時,
所牽涉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改變,而是整個時間點上所有人事物的改變,
根本上是一個"面的結構".("蝴蝶效應"對此有挺清楚的著墨).
因此,當您自認為能夠在預知結果的情況下,回頭去改變某個時間點的決定,
結果可能是開創另一個時間空間(這是"回到未來2"的時間假說)
在劇中,尼莫的人生抉擇中,可能和三個女人在一起,
安娜與他是互相深愛,也是他最愛的人生;艾莉絲則是尼莫單相戀;
至於珍,尼莫根本就不愛....
*在某一時間可能中,為了與安娜相遇,尼莫不得不昧著良心,
與外遇的媽媽一起生活...
*在某一時間可能中,倘若沒有與艾莉絲在一起,也無法在她死後,
按她遺願,到火星把骨灰灑在那裏,則他也不會在那裏巧遇安娜...
*在某一個時間可能中,倘若他願意放棄與安娜相遇和相愛,
則可能父母也根本不會走向離婚分居一途...
很多很多的時間可能,彼此之間,
相互否證了倒流的人生,可以隨自己結果喜好,而更改過去決定的可能.
畢竟,以尼莫的情況而言,
我想,他最希望的,應該是父母婚姻美滿,而自己又能和最愛的安娜在一起,
然而,想要同時達成這兩個結果,根本上就是不可能實現的.
倘若一直深究的推論到最後,欲使這兩個結果同時達成,
可能就會像電影"蝴蝶效應"的結局或隱藏結局版本一般,
不是彼此成為陌生人,就是打從娘胎裡就將自己賜死,
因為,唯有兩個彼此平行的人生,才有可能永遠沒有交集.
綜言之,即使所謂的時光倒流得以成真,
即使有一天時光機器真能創造出來,
但就算是回到了過去,也無法改變任何我們所想要的結果.
某種程度而言,這說明了人生是無法重來的,
既是如此,與其汲汲營營的想著過去做過了哪些錯誤的選擇,
還不如在現存的時空環境下,好好珍惜既有的一切,
把自己的人生經營到完美,才是最有價值的選擇與作為.
~~懂得珍惜,則人生也不用倒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