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很喜歡潔西卡貝兒(Jessica Biel)這個演員,大概是不投緣吧!
當初會觀賞這部電影,除了對於恐怖片向來有特定的個人偏好外,
也是因為難得在PTT的電影版,看到此部電影的評論多為好雷或普雷,
才覺得相當感興趣.
(畢竟要嚴苛的鄉民們給予好雷評價,哪有那麼簡單阿...)
其實整部電影說實在的有點悶,
劇情乃敘述一個美國幾近荒廢的冷石鎮(Cold Rock),
那是一個因礦場停工,充斥著失業,貧窮與無助的小鎮,
不是有著未婚懷孕,家暴,抑或是兒童受虐的情事發生.
後來,小鎮中的兒童陸續的莫名失蹤,
大家都傳言是被森林中的"巨魔人"(Tall Man)給抓走了,
後來幾經轉折,才知道原來抓走他們的不是別人,
而是鎮上大家最尊敬的一對醫師夫婦,
又抓走他們的背後原因,乃為了幫這些小孩子找到更好的寄養家庭,
讓他們擺脫這個死氣沉沉的環境,未來得以有著更好的發展.
看完這部片,其實心情很沉重,因為在電影中三種主要角色而言,
竟然沒有一個可以稱之為絕對的反派人物:
對兒童的親生母親而言,儘管環境不好,
但她們儼然已經盡了全力要給他們好的成長環境.
對劇中的醫師太太而言,儘管犯了綁架兒童的確切罪刑,
但其出發點卻是為了給小孩子們脫離貧窮環境的初衷,又何忍苛責呢?
最後,對寄養家庭的母親而言,他們經濟上有足夠的能力,
只是盼著有個讓他們栽培的兒童,好像也沒錯.
就像劇中最後,一位被安排到寄養家庭的小女孩說道:
親生媽媽給了她最原始的母愛,
綁架媽媽給了她一線希望,
寄養媽媽則給了她知識,給了她開拓未來的鑰匙,
三個媽媽我都愛...
(親生母親出於母愛,醫師太太基於憐憫之愛,寄養媽媽始於教養之愛)
換言之,對小孩子的未來成就而言,待在哪一個家庭自然有差異,
但基本上,他們的愛,都是相仿而無可比擬與較量的...
若真要討論劇中綁架兒童,給予他們更好生活環境,是對或錯,
基本上這便回到了一個根本的哲學辯論:
究竟,一個人的天賦,是出於遺傳?還是出於隨機呢?
是父母的私有財?還是社會的公共財呢?
若認為兒童的天賦是私有財,則無需對社會負責,
那兒童未來如何發展,根本上與社會整體利益無關,自然就隨父母之意便罷.
但倘若兒童的天賦被認知為是公共財,
則其天賦的未來發展與社會息息相關,
是故如何讓天賦能夠在最好的環境下發展,
便是社會集體所必須要去關注與重視的課題.
基本上,劇中的綁架便是秉持著公共財的論點,
才會將該行為視為是一種慈善,一種義舉.
某種程度,這其實也是一種"蝙蝠俠式"的私法正義,
只不過這樣的正義,尚不見容於現階段的社會罷了.
總覺得這部片很大的程度,在諷刺全球化後所帶來的地方蕭條窘況,
全球化或許帶來了整體經濟的繁榮,但個體經濟卻呈現出極大的懸殊化,
尤其在一些憑藉著當地工廠謀職的小鎮,一旦工廠因著成本考量而外移,
工廠自然獲得了更好的投資條件,但卻可能讓整個小鎮一夕瓦解,
首先是經濟困窘,其後則是社會不安,最後便是家庭不睦....
這一切一切的反效果,都是那些倡言全球化者所刻意隱而不談的,
但不談並不代表不存在,假以時日,
當全球化繼續以現階段扭曲式的懸殊化發展下,
相信諸如巨魔人般的人性矛盾劇情,必然在現實中上演,
屆時想必會掀起一場關於人權與正義的大辯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