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新春新氣象,企盼來年的政壇,也能展現同樣的新格局。
總統大選既已落幕,立法院長人選也已底定,
展望520後的賴政府,相信每位國人都報以厚望與期許。
儘管政治立場或有不同,然對於希冀讓這片土地更加美好的初衷,應是毫無二致的。
鑑此,選在這個時間撰寫此文,企盼賴總統未來的施政得以一帆風順,也祝福台灣國泰民安。
賴清德此次僅以四成選票勝出,國會又未能取得多數,可謂之「雙少數總統」,
未來在面對近六成未竟認同其執政的人民,如何妥適的化解箇中的歧見,將成為首要之務。
許多政治評論員慣以拿過往陳水扁前總統的八年執政經驗作為借鏡,畢竟客觀情境是何其相仿,
基此,賴總統如何能夠不走回阿扁政府盛極而衰的老路,
甚或到最終,還爆發紅衫軍圍城、準顛覆政權的革命行動,箇中的眉角,便值得玩味。
回顧阿扁總統的執政歷程,起初新人新政,大膽啟用國民黨籍的唐飛擔任閣揆,
訴求不分黨派、用人唯才,意在組織「全民政府」,博得不少好評,
甚或甫執政一個月,民意支持度便衝到至六成,一掃少數當選的陰霾。
然而,好景不常,隨著國民黨仗著國會多數處處針鋒相對,
加上中國崛起、客觀大環境不利於台灣經貿發展,內外交迫之際,
讓阿扁開始選擇擁抱台獨基本教義派,回歸到鞏固綠營基本盤的作為。
畢竟在他的認知中,無論他的施政再怎麼乖誕、謬誤百出,
只要回到台獨同溫層的懷抱,就好似回到了溫暖的家,永遠都有依靠。
即便到了海角七億等醜聞都被掀了出來,那些台獨老先覺們,還是始終不二的相信,
阿扁無罪、阿扁是被誣陷、七億是台獨建國基金……
這等溺愛,或只能說是「慈母多敗兒」的典型表徵。
如今,從陳永興、林逸民醫師熱心為綠白喬立法院長選戰的過程,
往昔那種「愛之適足以害之」的恐懼又回來了。
單從事件本身而論,按柯文哲過往的誠信紀錄,跟白營合作,真的會比藍營輕鬆嗎?
韓國瑜真有那麼可怕、怕到不惜跟毫無信用的人談合作?
假若說陳水扁過往能與立法院多數的國民黨,
維持著一定程度的合作默契,是因為有王金平從中調和鼎鼐,
則未來的賴總統,若企盼行政與立法間存有良好關係,則韓國瑜絕對也是箇中的關鍵。
韓絕非鐵板一塊的性格,相信除不涉及國家認同的的議題外,
諸多福國利民的法案,朝野之間還是容有相當大的合作空間,
相較於凡是以利益極大化做為考量的柯,讓韓當院長還是利大於弊。
試想,假若當初陳永興醫師等人居中協調成功,真讓綠白合了,
甚或讓黃珊珊當上院長,對照如今白營事後翻臉不認帳的態度,
您能想像,未來的議事運作,會如何窒礙難行麼?
所以說,籲請台獨基本教義派們,放手吧!
讓賴總統未來的施政,可以完全不受到意識型態的約制,
放膽的去大鳴大放改革,才能真正為台灣帶來嶄新的政治風貌。
假若還是處處希冀參一腳,依循著一己的我執,
企盼主導相關人事的安排,只為了遂行觸不可及的台獨大夢,
而後又在介入甚深引致執政失敗後,又宛若慈母般的、給予敗戰之將熱情的擁抱,
讓他感受到到同溫層的好,逐漸容不下異溫層的聲音,
最終剛愎自用,完全復刻阿扁的路子,坐實淪為阿扁2.0。
這會是賴總統想要的麼?
這會是獨派朋友們企盼的結果呢?
如果不是,請放手吧!
深刻記得賴總統當選演說中所提:
「未來的施政,各黨派有共識的議題,我們優先處理。
還沒有共識也沒有急迫性的,讓我們擱置爭議、持續溝通。」
諸如國家認同,始終都不可能沒有爭議,不妨就先稍安勿躁,
從福國利民的面向優先出發,率先突破少數當選的困境,
待以政績養望有成後,或許諸多爭議想要迎刃而解,也就沒想像中難了。
畢竟,人民要的,還是生活,還是有錢花、有房住,
若還希冀以「肚子扁扁,也要投阿扁」的基調鞏固政治利益,
那就真的好傻、好天真。
以上,願賴總統與其背後眾多支持的頭人們,都該謹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