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局,是美滿的嗎?」
面對戰爭的威脅,圓滿或總是最殷切的懇求,
仿若只要能夠求取圓滿,其他一切都顯得次要,更遑論勝負誰屬了。
更況,縱然是實力懸殊的彼此,打贏了就真的得勝?戰輸了就算是落敗?
從愛與關懷的觀點出發,箇中不計其數的家眷傷亡,根本沒有人會是贏家。
一如劇集中的超能力者,仗恃著天賦異稟的優勢,
一登場根本通殺,按理應會享受那殺戮戰場的快感,
但事實不然,想及家人的安危,感同身受的體悟人民面對戰火蹂躪的威脅,
縱然本領通天,或也壓根期待著槍口對峙不曾發生過。
本於人性的良知,即便身處分裂國度,和平依舊是共通的渴求。
然而,為政者可不是這麼想的,
類同於電影「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Impossible),
情報頭子自己就是最終的陰謀者,因為他心知肚明,
只要冷戰狀態一結束,這些情報人員就再也無用武之地,
為求繼續坐擁絕對權力,緊張的對峙關係勢必不能趨緩。
劇中南北韓幾度有和談的機會,
卻紛紛遭到兩國情報單位從中破壞,致使和平契機持續懸而未決,
從這一代延宕至下一代,看不到否極泰來的曙光。
情報官或可堂而皇之的說是為了保家衛國,
但我執意識型態的背後,是得用人民的生命作為代價,值得嗎?
「人民是無辜的,強迫百姓犧牲的人才是有罪的!」
對照台灣的局勢,您或會覺得何其相仿,
不論是「備戰才能避戰,能戰才能止戰」,
抑或「不求戰,應戰不避戰」的宣示,字裡行間總都有個「戰」,
有沒有其他替代選項,為政者是否真的思考過?
當然,中國極權專政、乃至於習大帝的併吞野心昭然若揭,
但在對岸眼中,面對台灣問題,戰爭真是唯一選擇嗎?
假若不是,實則還有一絲一毫和平共存的選項,
身為執政者,就該審慎的去評估化干戈為玉帛的可能,
一昧的喊打喊殺、無端激化國人同仇敵愾的愛國民粹,
讓戰事處於一觸即發的邊緣,絕非明智之舉。
不禁想起電影「恐懼的總和」(The Sum of All Fears)、
情報員順利化解美蘇核子戰爭危機的橋段。
因著美國本土遭到俄製核彈攻擊,讓總統大為震怒,矢言要以牙還牙痛擊俄國。
然而,熟稔俄國總統處事作風的情報員,卻冷靜的給出分析,
認定該起攻擊絕非俄國所為,若輕啟戰端,恐將醞釀出第三次世界大戰,
於是乎,「退讓」成為最理智的選擇,
總統明快的接受建言,其後反與俄國簽訂共同打擊恐怖組織宣言,
將躲在暗處的陰謀者一網打盡。這結局,無疑是美滿的。
中國真有那麼想戰?習大帝真會為了歷史定位拿台灣祭旗?
抑或者戰爭與和平只是台灣政客們用以權力操作的手段,
希冀在和戰之間汲取一己政治紅利,
這個大哉問的解答,
絕對是有志2024總統大位的每一位候選人,無可迴避的當然責任。
(截圖來源:網路、Dis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