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2022.JPG

猶記得2009年的台大開學典禮,校長李嗣涔勉勵學子們

『人人都想拯救世界,但是沒有人幫媽媽洗碗!』,

期許大家不要好高騖遠,

試著從關懷生活中的小處著手,

才是建立人我關係的正確態度。

 

回顧電影圈近幾年,在漫威與DC影劇的帶動下,英雄電影再度蔚為風潮,

對於超級英雄的想像,早已跳脫出往昔『超人走進電話亭變身』的單純,

想得到、想不到的魔幻技法,甚或連穿越時空拯救世界的情節都出現了。

顯然,技法隨著動畫科技而華麗絢爛,

但對觀影者而言,卻越顯得遙遠,

少了點深切的感動,多了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真的憑藉著一己之力,就能改變、甚或拯救世界麼?

也許吧!當您手握著搖桿的時候……

 

或也正是『英雄電影』之於生活日常的陌離感,

讓蝙蝠俠的劇作,總是顯得彌足珍貴,

畢竟他是當中、唯一沒有超能力(當然,只有『鈔能力』?)的英雄。

沒有著對超能力的描繪,讓劇情終歸得回到社會寫實的範疇,

如何能夠更震撼性的感動人心,繼而誘發對電影的共鳴,

無疑是每一部阿蝙劇作努力嘗試的方向。

 

過往,諾蘭執導的蝙蝠俠三部曲、尤其是『黑暗騎士』,

之所以膾炙人口,截因於勾勒出蝙蝠俠隱身在黑暗之下的光明角色,

使其迥異於其他超級英雄的無所不能,僅僅是作為晦暗中的一盞燭火而已。

而本片導演麥特·李維斯(Matt Reeves)則是更變本加厲,

將所有絢麗的行頭悉數去除,用最原始的樣子,來還原蝙蝠俠最真實的面貌,

端看一切褪去的他,究竟能給腐敗的高譚市,帶來何種革新的衝擊。

 

答案呢?就在文章開頭的那句話。

從來沒有一步登天的容易事,縱然是超級英雄,

也不可能一個瞬間,便同時拯救當下面臨急難的所有人。

在深刻的體認這殘酷的事實後,才會懂得如何真正腳踏實地的從小處著手,

『救一個,是一個』,縱使善舉微不足道,

但企盼能夠營造出『有個人始終在想著拯救這座城市』的氛圍,

讓人們不致於在黑暗中失去僅有的希望,才是超級英雄所應該扮演的角色。

電影結局中,蝙蝠俠點亮火炬,宛若照世明燈般、引領著人們從災難現場走出,

就是全片核心價值的最佳詮釋。

 

『人們要的不是復仇,而是希望』

 

蝙蝠俠系列劇作,最令人著迷的,就是當中的反派人物,

個個都是能走入人們心坎裡的豪傑角色。

端看他們的身世,諸如小丑、班恩、謎語人等,

幾乎都是遭受高譚這座腐敗城市荼毒下的產物,

日積月累的怨念,進而培養出憤世嫉俗的性格,

希冀透過武裝革命的方式,徹底顛覆當前的陳腐社會。

誠然,改革的初心,或許引發共鳴,

但極端的手段,與其說是立基全民福祉之上,

卻更像是拿眾人當墊背的私刑復仇,顯然不會是大家所想要的改變。

面對腐敗的體制,『取而代之』未必是最好的選擇,

更迭所開啟的,也許只是另一個腐敗,

假若人心不存在『改變,是有可能』的希望,

則陌離下的社會,誰來統治都一樣、一樣是黯淡無光。

若說蝙蝠俠給了高譚市甚麼樣的貢獻,

大概就是那份『改變』的許諾吧!

 

回到政治的場域中,覺得在野黨們都該好好的看看這部電影,

即便面對著如此強勢、黨政軍媒一把抓的執政黨,

或總覺得需要來個像蝙蝠俠般、橫空出世的蓋世英雄,

再次掀起宛若2018年的『韓流』,才足以抗衡。

但事實上,在野缺少的,

真的只是一個『希望』、一個告訴支持者們『我們還能贏』的希望。

戰場,隨處可見,贏一場是一場,重要的是點亮心中的火炬,

讓大家得以從失敗的陰霾中再度燃起希望,則改變才不會流於奢談。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