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窺者.png

還記得「變身怪醫」(Dr Jekyll & Mr. Hyde)的故事麼?

懸壺濟世、謙恭有禮的Jekyll醫師,有一天研製出神奇的變身藥水,

得以完全改變自己容貌、成為其貌不揚的Hyde怪物後,

毅然決然的拋下所有白天的道德束縛,選擇在夜晚當起Hyde,無惡不作。

起初或許還擺蕩在兩個極端性格之間,頗有天人交戰之貌,

但離經叛道的滋味實在太過誘人,

最終讓Hyde的邪惡完全吞噬Jekyll,再也無法回歸善良原貌。

 

毫無疑問的,該寓言故事或許期欲告誡世人縱容劣根性的淒慘後果,

但著實也深刻描繪著隱藏在人類底心下的窺奇慾望。

當一己能夠昧於道德約制而存在,您或會發現,

自己最初所堅持的諸種價值觀,因著不被束縛而呈現逐一崩解的狀態,

直到心理狀態全然為慾望所操控之際,赤裸裸的將醜陋的本真呈現在世人面前之際,

內心深處僅存的道德意識,才會重新賦歸,並且試圖再次躍升主導的地位。

 

然而,性格的沉疴並非一朝一夕,獵奇的心態蔓延至身心靈各個角落,

宛若全面啟動般的,讓各種慾望橫陳,與道德感形成強烈壁壘分明的對比。

或也只有偶發的當頭棒喝,才能解開這剪不斷、理還亂的對立,

讓慾望一朝幻滅,道德獲得再臨的契機。

本片正是在如此道德與慾望不斷的交相論證中,

完美詮繹著人們偷窺心理的起伏轉折,

時而陷入自我道德譴責,但卻又禁不住慾望驅使的誘惑,

讓人性始終擺盪於正邪之間而無可自拔,箇中矛盾情愫的斟酌踮量,

堪稱是當代刻畫人性相當到位的異色電影新經典。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Pippa (Sydney Sweeney 飾)與Thomas是一對準備同居的戀人,

找到了理想居所、爽快的簽約後,開啟了兩人的甜蜜生活。

望著對窗,他們愕然發現對面大樓居然完全沒有窗簾遮蔽,

當中住了一對夫妻,丈夫Seb是一名攝影師,

拍攝的作品屬於大尺度的情色之作,也因著讓模特兒寬衣解帶的機會,

Seb總是仗著自己完美的胴體,魅惑說服模特兒與之發生肉體關係。

這等不倫的出軌行徑,等於公然背叛妻子,

讓Pippa忿忿不平,一心想著要找機會向其示警。

 

當然,Pippa心下所誘發的善舉,並不全然出於正義感使然,

對比與Thomas在性事上的不協調,望著對面Seb小鮮肉,

屢屢看著他將女模們伺候得服服貼貼的模樣,讓她內心欣羨不已,

情慾不自覺的便將自己帶往該場不倫風暴當中。

就這麼恰好的,Seb妻子來到Pippa任職的眼科診所,

兩人一見如故,成為莫逆之交,

這讓Pippa更覺得有義務得告訴她,丈夫出軌的事實。

 

於是,Pippa透過委婉的方式讓其知悉Seb的真面目,卻反而害對方選擇自殺,

望著面臨喪妻之痛的Seb日漸憔悴,

Pippa認為自己是罪魁禍首,不自覺的對Seb報以憐愛之情,

就這樣佯裝成上前安慰的陌生人,企盼Seb能走出陰霾。

雙方在酒精的催化之下,一方面感到愧疚,另方面也是禁不住小鮮肉的邀約,

Pippa選擇在Seb面前寬衣解帶,

成為其鏡頭下的獵物,並享受著被其征服的魚水之歡。

那或是在偷窺之初,便一直心之所向的願望,如今終於能夠如願以償,

讓Pippa覺得美好,甚或認為自己可以成為Seb的救贖。

 

無奈,Thomas透過對窗,全程目擊Pippa與Seb的不倫,

悲憤之餘,選擇了上吊自我了斷,

這讓Pippa的罪惡感加劇,從而也明白與Seb之間不可能繼續下去。

幾個月後,希冀走出Thomas陰霾的Pippa,

決定前往Seb的攝影展觀摩,一切從而有了戲劇性的轉變。

當Seb介紹著自己最重要的妻子,才知道原來她是詐死,

更駭人的是,展覽的主題,居然是Pippa與Thomas的生活點滴,

當中完整記錄著一對情侶因著偷窺,撩動起原始的諸種慾望,

致使彼此從如膠似漆淪為形同陌路的過程,最終還以Thomas上吊作為結局。

(事實上,Thomas的死,

 也是Seb夫妻為了讓結局更加淒美,下毒製造上吊的假象。)

 

這等震撼的發展,讓Pippa憤恨不已,但卻在法律上完全無法平反,

截因於Seb正是他們同居處所的屋主,

當初沒看清楚租屋上的合同,裡頭即載明了各種圖像與授權,

換言之,執行這項拍攝計畫,竟是在自己不知不覺中簽字同意的。

既然法律無法救濟,那就循私法正義來討公道,

Pippa用計將Seb夫妻迷昏,再以雷射將兩人的眼睛灼瞎,

讓他們再也無法執行類似的偷窺計畫,藉以作為終極報復。

 

「當你在偷窺別人的同時,沒準的對方也正在偷窺你」,

人際往來是雙向的,別總是自以為站在優勢的一方,

以居高臨下的睥睨觀點,認為可以給予多麼不同的協助,

你又知道對方需要協助了?

也許你自以為的全觀,或也只是看到了冰山一角而已?

說不定知悉真相的對方,正因此訕笑呢?

 

這正是Pippa與Seb在酒吧談論起伊索寓言、所期欲表述的殘酷真實:

驢子向上帝訴苦,講述著眼前老闆的嚴苛待遇,

上帝為其換了兩個老闆後,發覺牠仍在抱怨,

於是點醒牠,希望驢子能理解「知足」的重要性。

Pippa本來冀望以此來告誡Seb做人要知足,

別老想著左擁右抱,讓妻子抑鬱而終。

沒料到佈局的Seb當頭棒喝的回應:

妳知道這是伊索用來告誡奴隸要安於現狀、

別老想著反抗主人所編撰出來的故事麼?

一語驚醒夢中人,一體兩面、甚至有多重面向,

當陷入到我執的念頭,是無法洞悉全局的,

唯有更為客觀的審度事物,才能真正看穿事件背後所隱藏的真相。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