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偷情.JPG

在大法官釋憲、將通姦除罪化後,輿論掀起一波熱議,

那些視小三小王如世仇的群體,

大聲撻伐政府司法改革的顢頇,完全罔顧元配的法律權益,

而抱持著正面肯定者,則主張自由愛情不該被法律所約制。

政府該處理的,是婚姻關係下的權利義務關係,

若有悖離者,回歸民法求償的概念即可,

至於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問題,就像千絲萬縷的家務事般,

縱是清官亦難斷,某種程度,

認同了「不被愛的那個才是第三者」的說法。

  

自己在本議題上,始終抱持著持平的見解:

一方面,人們逝去的青春無可追溯,投入感情經營的歲月成本被無視,

難道真的只憑藉著物質上的補償,就足以彌補此生的缺憾麼?

沒能給點刑法上的懲罰工具,試問又怎能遏制慣性偷情者的拐騙呢?

豈非告訴世人:

只要我有錢、給得起贍養費,怎麼騙怎麼玩,又奈我何?

這是不是我們要的良序社會,是值得深究的問題。

 

相對的,在婚姻關係下,現實中確實不乏相互怨懟者,

抑或雖沒有抱怨、但卻已形同陌路,宛若不相識者般的陌生。

這樣的婚姻之所以持續存在,

或為了孩子的成長,或礙於世俗的眼光,

抑或只是單純不希冀多年經營的伴侶關係就此休止,

就這樣抱持「好死不如賴活著」心態,繼續彼此自欺欺人的一紙婚約。

相信對於結過婚的人們,對此應該特別有感,

猶記得去年立院還在吵同婚議題時,我就曾告訴辦公室未婚的同事,

這就好似開咖啡店的老闆常說

「門外的急著想進來,但已跳坑的卻時時想逃離」,

當初法律的阻礙是好或壞,

相信在同婚立法一周年後的當下,應該冷暖自知吧!

婚姻若真有那麼好,就不會存在「婚姻是愛情墳墓」的不朽箴言了。

 

但尤耐人尋味的,所謂的「偷情」,真的純粹只是為了「性」的滿足嗎?

從數不盡的外遇電影分析,之所以感到內心空虛、慾求不滿,

截因盡皆與同伴侶之間的關係冷淡息息相關。

冷淡的緣由,來自於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歧見與衝突,

促使恩怨的蓄積,讓人們已然看不到當初相愛時的感動,

彼此面對面所存有的,只是滿腹的不滿與委屈,

試問這樣的怨偶,又如何觸發床第間的激情呢?

於是乎,性的渴望就此沉澱堆積,

一旦遇現令自己心動的對象撩撥,

又怎能不卸下心防的來場禁忌之愛呢?

  

電影所描繪的,正是這般情境,

艾利與馬庫斯夫妻各自忙於工作,疏於溝通的結果,

讓彼此生活處於淡然的狀態,了無激情。

偶然遇到昔日的同學大衛,風趣又懂得撩撥的言談,

讓艾莉有了悸動,但卻在上演激情的當下急踩剎車,

因為一紙婚約的束縛,讓她無法突破道德藩籬。

沒想到,這一踩剎車的結果,

卻讓擁有強烈控制欲望的大衛抓狂,

開始透過各種方式騷擾,甚至揚言要對其全家不利。

 

坦白說,實不解劇組為何要將大衛的性格塑造成如此負面,

讓他與艾莉間的情愫全然導向負面,

倘若其始終深情款款,

單純期盼在艾莉與丈夫感情淡薄的情況下趁虛而入,

致使艾莉在元配與情人間陷入天人交戰,

豈非更具有戲劇張力麼?

會有如此劇情安排,相信也只是服膺社會主流的價值,

縱然在通姦除罪化的美國,所謂的「第三者」,

似乎還是難逃被貼上負面標籤的刻板印象吧!

 

面對伴侶的移情別戀,或許大家會簡單的以為,

那就多強調彼此的溝通,讓雙方不存在芥蒂即可防範。

然…談何容易呢!

每天來自於柴米油鹽的壓力,復以伴侶總是固執己見的僵持,

致使望著對方就顯疲憊,試問又怎可能有著良性的對話空間呢?

關係的淡然似乎難以避免,宛若一種宿命般的存在,

差別只在於是否再次遇見令自己心動之人。

無之,則維繫既有親暱卻陌生的關係度過此生;

有之,則或可讓生命再起波瀾,

但是否真能好好的愛一場,端賴自我如何逃過道德感的追殺吧。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