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甚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這是中國近期頗夯的愛情電影『後來的我們』,
當中作為虐心的經典對白之一。
或許情感層面總有屬於人類的共通性吧,
改編自契訶夫(Anton Chekhov)同名經典劇作的『海鷗』(The Seagull),
也深刻的描繪著相仿的意境,同樣可堪稱為淒美的愛情命定。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由『淑女鳥』(Lady Bird)的新生代女星瑟夏羅南主演,
敘述一對懷抱著影劇夢想的情侶,雖存在著無限的創意,
但卻與主流的戲劇格格不入,無法獲得當紅劇作家的青睞。
女主角妮娜或基於成名心切、抑或陷入仰慕的浪漫陷阱,
在與劇作家鮑里斯彼此熟稔之後,
選擇捨棄男主角康士坦丁、投入鮑里斯的懷抱。
康士坦丁在抑鬱的情境下,也因著亟欲成名,
開始放棄最初的創作堅持,回歸到主流戲劇風格,
逐漸打開知名度,成為名作家。
隨著時空的推移,事實上男女主角兩人都過得不甚如意:
妮娜因著劇作家的多情性格,短暫的熱戀激情後隨即黯淡分手,
轉入區域的小劇院成為豔星;
康士坦丁雖小有名氣,但創作內容並非自己心之所向,
反而越創作越抑鬱,不時陷入到瓶頸當中。
就這樣,同是既得意又失意的兩人偶然再次相見,
想著今昔對照,不禁感慨著:當初的夢想皆已達成,
卻遠不如最初彼此單純愛戀時的快樂。
儘管存有著滿腹重新來過的悸動,
但妮娜最終的一句話,卻為這段愛情悲劇,
做了最讓人扼腕的註解:
『即便鮑里斯是這樣的一個人(指花心),但我還是深愛著他』,
而這…就是愛情。
正是有著太多『所愛非人』的錯愛,讓人類史上的愛情悲劇從未終止。
也因著數不清『在錯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情境不時上演著,
致此有緣無份的情節始終不曾間斷過。
一如電影,若當初兩人未曾分離,
則男主角成不了名作家,女主角也不會在影劇圈搏得上位,
則當兩人回首做出生涯抉擇的那一刻,是否又會顯現出另一種淒涼呢?
這或許就是身為人類註定是個悲劇的由來吧!
總是不安於現狀,想著如果當初不怎麼做,結局可能會更好,
但人們從來都不知道的是:愛情,沒有如果…